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D.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molBr需消耗224LCl2

 

C 【解析】 试题分析:A、过程①的提纯是发生了离子之间的反应有沉淀生成是化学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分别是氯气和氢气,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解装置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A错误;B、因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得不到无水MgCl2,若要由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为防止Mg2+发生水解,应在HCl气氛中进行,B错误;C、因Br2+SO2+2H2O=2HBr+H2SO4,反应后溶液呈酸性,能与金属容器反应,需解决其对金属设备的腐蚀问题,C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2Br-+Cl2=Br2+2Cl-,可以知道每氧化0.2molBr-需消耗0.1molCl2,但没有说明是在标况下,不能计算氯气的体积,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涉及了离子的除杂、离子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等 【名师点睛】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数据、图表、示意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考查学生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这些信息蕴含着解决试题的重要思路、数据和方法,如物质性质、物质形态、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等。这就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相组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这种试题对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质的分离就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将它们分离开来,所以这类题目的实质还是对物质性质的考查,只有熟练掌握了各物质的性质,特别是“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和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查看答案

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

X

Y

Z

M

A

Fe

FeCl2

FeCl3

Cl2

B

Mg

C

CO

CO2

C

NaOH

Na2CO3

NaHCO3

CO2

D

NH3

NO

NO2

O2

 

查看答案

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O。某学习小组取098g用精密天平测量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A和B化学式分别为Cu2O和CuO

B.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g水

C.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A

D.图1中,A到B的过程中有001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查看答案

海藻中含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下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步骤①、③的操作都是过滤

B.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②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C.步骤③中加入的有机溶剂是乙醇

D.步骤④的操作是精馏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B.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C.失去标签的硝酸银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可以用碳酸铵溶液鉴别

D.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体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

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