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A、B、C、D、E、F六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A...

ABCDEF六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占四个原子轨道(能级);D元素原子的已成对电子总数是未成对电子总数的3倍;ED处于同一主族;F位于ds区,且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1E+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2BC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BC元素的某些氢化物的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则B的这种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BC的这些氢化物的沸点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4ABD可形成分子式为A2BD的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分子中B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1 mol该分子中含有π键的数目是          

5CE两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C原子的配位数是                

 

(1)1s22s22p63s23p63d10{或[Ar] 3d10} (2)N>O>C (3)C2H6氮的氢化物(N2H4)分子间存在氢键 (4)sp2(1分) 1 mol(1分) (5)Cu3N(1分) 6 【解析】试题分析:元素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是H元素;B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占四个原子轨道(能级),B是C元素;D元素原子的已成对电子总数是未成对电子总数的3倍,D是O元素;E与D处于同一主族,E是P元素;F位于ds区,且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F是Cu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是N元素;(1)Cu+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N原子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O原子,所以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3)C的氢化物的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的化合物是C2H6;C、N的这些氢化物的沸点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氮的氢化物(N2H4)分子间存在氢键;(4)甲醛分子中C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sp2;甲醛分子中含有1个双键,1 mol该分子中1 molπ键;(5)N、Cu两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根据均摊原则,铜原子数,氮原子数,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u3N,离N原子最近且距离相等的原子共6个,N原子的配位数是6。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不可再生的天然气、石油、煤等化石燃料转化利用、变废为宝已成为当务之急。

(1)根据键能数据估算CH4+4F2CF4+4HF的反应热ΔH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1

414

489

565

155

(2)甲醇、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均可利用CO和H2反应合成。

某燃料电池以二甲醚为原料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其负极反应如下

CH3OCH3+6CO-12e8CO2+3H2O写出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②废水中含甲醇对水质会造成污染,Co3+可将甲醇氧化为CO2。某同学以Pt作电极电解酸性含甲醇废水与CoSO4混合液模拟工业除污原理,其阳极反应式为                  

(3)某企业采用如图所示原理处理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H2S废气。

①电解池中电极A、B均为惰性电极,其中A为电解池的            极;电极B所得到的物质X的分子式为              

反应池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黄钠铁矾[NaaFeb(SO4)c(OH)d]具有沉淀颗粒大、沉淀速率快、容易过滤等特点。某研究小组先将某废水中Fe2氧化为Fe3,再加入Na2SO4使其生成黄钠铁矾而除去铁。为测定黄钠铁矾的组成,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取12.125 g样品,加盐酸完全溶解后,配成250.00 mL溶液A

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的KI,再用0.2500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反应原理为I22Na2S2O32NaINa2S4O6),消耗30.00 mL Na2S2O3溶液至终点。

另取50.00 mL溶液A,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2.330 g

1NaaFeb(SO4)c(OH)dabcd之间的代数关系式为           

2)通过计算确定黄钠铁矾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中枢神经传导物质。用香兰素与硝基甲烷等为原料合成多巴胺的路线如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银镜反应鉴别香兰素和多巴胺

B.1 mol香兰素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时,最多消耗3 mol Br2

C.有机物B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D.多巴胺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2)有机物C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3)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具有α-氨基酸的共同结构片段;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由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查看答案

FeCO3与砂糖混用可作补血剂。以黄铁矿烧渣(含CuO、Fe2O3、FeO、SiO2、Al2O3等)为主要原料制备FeCO3的流程如下:

(1)质量分数为30%(密度是1.176 g·cm-3)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检验滤液A中存在Fe2+的试剂是             

(3)加入足量铁粉的作用除调节pH使Al3+转化为Al(OH)3沉淀外,还有两个作用,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滤液C与NH4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FeCO3在空气中灼烧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已知25℃,101 kPa时:

4Fe(s)+3O2(g)2Fe2O3   ΔH=1648 kJ·mol-1

C(s)+O2(g)CO2(g)   ΔH=393 kJ·mol-1

2Fe(s)+2C(s)+3O2(g)2FeCO3(s)   ΔH=1480 kJ·mol-1

写出FeCO3在空气中灼烧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             

(6)某兴趣小组为充分利用副产品,欲利用滤渣D为原料制取Al2O3,请补充完成实验步骤:向滤渣D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             

 

查看答案

某化工厂用软锰矿(含MnO2及少量Al2O3)和闪锌矿(含ZnS及少量FeS)联合生产Zn、MnO2,其部分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过滤(Ⅱ)所得滤液是MnSO4、ZnSO4、Fe2(SO4)3、Al2(SO4)3的混合液。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如下表:

沉淀物

Fe(OH)3

Al(OH)3

Zn(OH)2

Mn(OH)2

开始沉淀时的pH

2.7

4.0

6.4

7.7

完全沉淀时的pH

3.7

5.2

8.0

10.4

(1)加热、浸取时所加矿石均需粉碎,其目的是             

(2)写出FeS和MnO2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试剂X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以生成Fe(OH)3、Al(OH)3。pH调节的范围是          ,试剂X可以选用      (填选项字母)

A.MnCO3   B.Na2CO3   C.Zn2(OH)2CO3  D.NH3·H2O

(4)电解(Ⅴ)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Zn和MnO2是制作电池的原料。某锌-锰碱性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该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