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

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H2O   NaOH固体 滴入几滴浓盐酸

CH3COONa固体 NaCl溶液 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改用10mL0.1mol/L盐酸

A①⑥⑦  B③⑤⑧  C③⑦⑧  D⑤⑦⑧

 

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加H2O,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②加NaOH固体,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③滴入几滴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④加CH3COONa固体,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⑤加NaCl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但Fe少量,导致生成的氢气减少,故错误;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⑧改用10mL0.1mol/L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常见的温度、浓度、原电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少量铁粉完全反应,则可增大氢离子浓度、构成原电池、升高温度等来加快反应速率。注意铁粉少量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由铁粉决定为解答的易错点,解答中易多选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98K下,将1mol蔗糖溶解在1L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HT∆S∆Shttp://w@ww.wl+n100.com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_的变化情况是

A∆HT∆S>0∆S<0    B∆HT∆S<0∆S>0

C∆HT∆S>0∆S>0    D∆HT∆S<0∆S<0

 

查看答案

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节能减排,和谐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

A.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查看答案

25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B、C的物质的量n(mo1)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10-2所示。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将增大。

(1)根据图2-10-2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从反应开始到达第一次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A)为_________。

(2)在5~7min内,若K值不变,则此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2-10-3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根据图2-10-3判断,在t3和t6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用“>”“<”或“=”连接)。平衡时A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一个盛有催化剂的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强,进行以下反应:N2(g)+3H2(g)2NH3(g),已知加入1mol N2和4mol H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 NH3,在相同温度、压强下,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的状态,填写表中空白。

 

查看答案

50mL 1.Omol·L—1盐酸跟50mL 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图所示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金属(如铜)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如果改用60mL 1.Omol·L—1盐酸跟50mL 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____(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数值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和硫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Q=cmt,其中Q表示此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表示反应后混合液的质量,c表示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t表示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的差值。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差(t2-t1)/

1

25.0

32.6

 

2

25.1

31.8

 

3

25.1

31.9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4×10—3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7)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Cl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