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两份质量相等且组成完全相同的镁-铝合金,一份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两份质量相等且组成完全相同的镁-铝合金,一份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7.84L;另一份投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体积是3.36L(以上体积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计算这种镁-铝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64.0% 【解析】 试题分析: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有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是3.36L÷22.4L/mol=0.15mol,则根据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铝的物质的量是0.1mol,质量是2.7g。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一样多,则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是7.84L-3.36L=4.48L,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根据Mg+H2SO4=MgSO4+H2↑可知镁的物质的量是0.2mol,质量是4.8g,因此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100%=64.%。 【考点定位】考查金属与酸碱反应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晴】该题主要是利用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也可以借助于电子得失守恒。许多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守恒规律可以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常见的守恒关系有:①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某种原子总数不变的原子守恒;②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③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守恒、原电池或电解池中两极通过的电子总数相等;④从守恒思想出发还可延伸出多步反应中的关系式,运用关系式法等计算技巧巧妙解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E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                

(2)利用上述装置制取氢化钙时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3)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4)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洗气:除去CO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放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放             

3)集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时,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填“A” “B”,下同);若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则气体从             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应先装满水,气体从          端通入。

4)贮气: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         端通入。

5)量气:若要测定实验室制得的少量O2的体积,则应在瓶内先装满水,再将O2       端通入。

 

查看答案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2molCO22.7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气体可能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烷

D.混合气体可能是乙烯和乙炔

 

查看答案

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2I-+2H++H2O2=I2+2H2O

B.自然界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产生的硫酸铜,遇到难溶液的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Cu2++SO42-+PbS═CuS+PbSO4

C.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2CaCO3+O2+2SO2═2CaSO3+2CO2

D.在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上通过施加适量CaSO4,可降低土壤的碱性:

CaSO4+Na2CO3═CaCO3↓+Na2SO4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溶液中的(NH4)2SO4,溶液中的c(NH4)<c(SO42-)

B.相同温度下,0.6 mol/L氨水溶液与0.3 mol/l氨水溶液中c(OH)之比是2:1

C.向0.1 mol/LNaNO3溶液中滴加硝酸使溶液pH=5,此时混合液中的c(Na)<c(NO3)

D.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使混合液的pH=7,此时混合液中c(Na)<c(CH3CO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