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A、B、C、D、E、F、G、I均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原子的L电子...

A、B、C、D、E、F、G、I均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C的最外层有6个运动状态不同电子;D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E与D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电负性最大;F、G是同族且原子序数差2的元素I的基态原子外围只有一个单电子。

(1) 下列关于A2H4分子和H2C2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都含有σ键和π键  B.中心原子都sp2杂化

C.都是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互为等电子体      E.A2H4分子的沸点明显低于H2C2分子

(2)A、B、C三种元素中的两种,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l:3的常见微粒,推测这两种微粒的空间构型为               

(3)E能形成多种含氧酸如HEO3、HEO2,请简述酸性HEO3大于HEO2的原因:          

(4) G与AC能形成挥发性液体G(AC)4,则其固体属于       晶体。

(5) F常见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堆积原子半径为a nm,I常见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堆积,原子半径为b nm,则两种金属的密度比为              (用含a、b的算式表示)。

(6) 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颜色不同的两种配合物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原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得到的沉淀质量的2/3。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由Cl所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1)E (2)平面三角形 (3)HClO3中非羟基氧多,Cl正电性高,导致羟基中O的电子向Cl偏移,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越易电离出H+,酸性越强。 (4)分子 (5)3 (6)[TiCl(H2O)5]Cl2·H2O 离子键、配位键(或共价键) 【解析】 试题分析:A、B、C、D、E、F、G、I均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A可能是C或F;C的最外层有6个运动状态不同电子,所以C是O,则A是C,B是N;D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因此D是Mg;E与D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电负性最大,则E是Cl;F、G是同族且原子序数差2的元素,因此二者是第Ⅷ族的Fe和Ni;I的基态原子外围只有一个单电子,原子序数最大,因此I是Cu。 (1) A2H4分子和H2C2分子分别是乙烯和双氧水,则A.双氧水分子中均是单键,只有σ键,没有π键,A错误;B.乙烯分子中中心原子碳原子为sp2杂化,双氧水分子中氧原子是sp3杂化,B错误;C.双氧水是极性分子,C错误;D.原子数和价电子数分别都相等的是等电子体,二者不能互为等电子体,D错误;E.双氧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乙烯分子的沸点明显低于双氧水分子的,E正确,答案选E。 (2)C、N、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l:3的常见微粒,该微粒是碳酸根或硝酸根,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是3,且不含孤对电子,所以这两种微粒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形。 (3)由于HClO3中非羟基氧多,Cl正电性高,导致羟基中O的电子向Cl偏移,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越易电离出H+,因而酸性越强。 (4)G与AC能形成挥发性液体Ni(CO)4,这说明熔沸点较低,因此则其固体属于分子晶体。 (5) Fe常见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堆积,原子半径为a nm,其晶胞中含有2个铁原子,体对角线是4anm,则晶胞边长是。I常见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堆积,原子半径为b nm,则晶胞中含有4个铜原子,面对角线是4bnm,因此晶胞边长是,所以两种金属的密度比为=。 (6) 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原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得到的沉淀质量的2/3。由于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因此原紫色晶体中3个氯离子均不是配体,而绿色晶体配合物中有1个氯离子是配体,因此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由Cl-所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配位键和离子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推断、杂化轨道、等电子体、共价键、空间构型、配位键以及晶胞结构分析与计算 【名师点晴】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其中杂化类型的判断和晶胞的分析和计算是难点,杂化类型的判断可以根据分子结构式进行推断,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未参与成键)+中心原子形成的σ键个数,方法二为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推断杂化方式,(1)只要分子构型为直线形的,中心原子均为sp杂化,同理,只要中心原子是sp杂化的,分子构型均为直线形。(2)只要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3)只要分子中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中心原子均是sp3杂化。(4)V形分子的判断需要借助孤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是1的中心原子是sp2杂化,孤电子对数是2的中心原子是sp3杂化。关于晶胞的分析和计算,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微粒在晶胞中的位置关系,结合晶胞的结构特点和数学有关知识进行晶胞的有关计算与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I.氢能的存储是氢能应用的主要瓶颈,配位氢化物、富氢载体化合物是目前所采用的主要储氢材料。

(1)Ti(BH4)2是一种过渡元素硼氢化物储氢材料。在基态Ti2+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2)液氨是富氢物质,是氢能的理想载体,利用满分5 manfen5.com2NH3实现储氢和输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分子中氮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2杂化     b.电负性顺序:C<N<O<F

c.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NH3>PH3        d.[Cu(NH3)4]2+中N原子是配位原子

(3)已知NF3与NH3的空构型相同,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Ⅱ.氯化钠是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品,也是结构化学中研究离子晶体时常用的代表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1)设氯化钠晶体中Na+与跟它最近邻的Cl-之间的距离为r,则该Na+与跟它次近邻的Cl-的个数为    ,该Na+与跟它次近邻的Cl-之间的距离为     

(2)已知在氯化钠晶体中Na+的半径为a pm,Cl-的半径为b pm,它们在晶体中是紧密接触的,则在氯化钠晶体中离子的空间利用率为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3)硅与碳是同主族元素,其中石墨为混合型晶体,已知石墨的层间距为335 pm,C--C键长为142 pm,则石墨晶体密度约为          (列式并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NA为6.02×1023 mol-)。

 

查看答案

锂—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2Na3PO44CuSO42NH3·H2O===Cu4O(PO4)2↓+3Na2SO4(NH4)2SO4H2O

1NH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各举一例)

2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KCN,生成配合物[Cu(CN)4]2,则1 mol CN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若此离子与[Cu(H2O)4]2+结构相似,则此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3Cu元素与H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4 甲醛(H2C=O)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甲醇易溶于水的原因是     

5) 金属酞菁配合物在硅太阳能电池中有重要作用,一种金属镁酞菁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在如图的方框内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配位键。

 

查看答案

A~G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气体之外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七种元素。A与其他元素既不同周期又不同族;B、C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E核外的s、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F与E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E小;G的+1价离子(G+)的各层电子全充满。回答下列问题:

(1)B的核外电子有       种空间运动状态;写出F的外围电子排布图:        

(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写出B22-离子电子式: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推测:A2C的VSEPR模型名称:           

(4)在测定A、D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定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       

(5)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2CO原子间形成 δ键和 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键。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而Si、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                               

(6)E的一种晶体结构如图甲,则其一个晶胞中含有      E;G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乙,若晶体密度为ag/cm3,则G与D最近的距离为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列出计算表达式,不用化简;乙中○为G,●为D。)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种化学元素。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基态T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T在周期表中所在分区为         

(2)Q、R、M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因           

(3)下列有关上述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JX活泼,所以J可以在溶液中置换出X

B.将J2M2溶于水,要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

C.RE3沸点高于QE4,主要是因为前者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D.一个Q2E4分子中含有五个δ键和一个π键

(4)G2O的熔点比J2O的        (填“高”或“低”) ,其原因是                

(5) G与R单质直接化合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G3R。该晶体具有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构。每层中,G原子构成平面六边形,每个六边形的中心有一个R原子。层与层之间还夹杂一定数量的原子。请问这些夹杂的原子应该是         (填G或R的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

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淡黄色的油状液体,测得其分子具有三角锥形结构。则下面对于NCl3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极性分子                B.它的挥发性比NBr3要大

C.它还能再以配位键与Cl结合       D.已知NBr3对光敏感,所以NCl3对光也敏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