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C.Fe(SCN)3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 【解析】 试题分析: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有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正确;B、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错误;C、Fe(SCN)3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KSCN后,增大了SCN-浓度,化学平衡向生成Fe(SCN)3的方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正确;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正确,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 【名师点晴】掌握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另外还要注意是减弱而不是完全抵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可逆反应2A(s)3B(g)满分5 manfen5.com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减小

③缩小反应容器容积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v()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v()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H2+O2===2H2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满分5 manfen5.com

AH2(g)1/2O2(g)===H2O(g)   ΔH(ab) kJ·mol1

B2H2(g)O2(g)===2H2O(g)  ΔH2(ba) kJ·mol1

CH2(g)1/2O2(g)===H2O(l)   ΔH(bca) kJ·mol1

D2H2(g)O2(g)===2H2O(l)   ΔH2(a-bc) kJ·mol1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B.X与Y不可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型离子化合物

C.X离子与Y离子电子层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X与Y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最外层一定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     )

A.氢气的燃烧热△H为-285.5kJ/mo1,则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1) =2H2(g)+O2(g)   △H=+285.5KJ/mo1

B.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H2O(1)时放出890kJ热量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2CH4(g)+O2(g)= 1/2CO2(g)+H2O(1)  △H=-445kJ/mol

C.已知2C(s)+O2(g)=2CO(g)  △H=-221kJ·mol-1,则C的燃烧热(△H)为-110.5kJ/mo1

D.HF与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1)   △H= -57.3kJ/mol

 

查看答案

A、B、C、D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其中B与C为同一周期的相邻元素,A与D为同一主族。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半径:D>C>B

B.B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更稳定

C.C与D可形成化合物D2C2,1mol该物质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由A、B、C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有共价键没有离子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