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与科学、社会和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已于...

化学与科学、社会和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有关大气污染防治说法错误的是

A.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B.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可以就地焚烧

C.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保护环境

D.汽油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量NO和CO,采用催化反应装置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B 【解析】 试题分析:A、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A正确;B、焚烧秸秆会引起空气污染,故不能就地焚烧,B错误;C、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减少雾霆天气,C正确;D、高效催化剂能把汽车尾气中有害的CO、NO转化成无害气体N2和二氧化碳,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环境污染及处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解法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验室模拟电解法吸收NOx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满分5 manfen5.com

若用NO2气体进行模拟电解法吸收实验。

写出电解时NO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若有标准状况下2.24 LNO2被吸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的H+      mol

某小组在右室装有10 L 0.2 mol·L-1硝酸,用含NONO2(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的废气进行模拟电解法吸收实验。

实验前,配制10 L 0.2 mol·L-1硝酸溶液,需量取     mL的密度为1.4 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

电解过程中,有部分NO转化为HNO2。实验结束时,测得右室溶液中含3 molHNO30.1 molHNO2,同时左室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8 L H2。计算原气体中NONO2的体积比(假设尾气中不含氮氧化物,写出计算过程,没有过程不得分)。                               

 

查看答案

锌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火法炼锌以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为主要原料,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2ZnS(s) + 3O2(g) = 2ZnO(s) + 2SO2(g)   满分5 manfen5.comH1=930 kJ·mol1

2C(s) + O2(g) = 2CO(g)            满分5 manfen5.comH2=221 kJ·mol1

ZnO(s) + CO(g) = Zn(g) + CO2(g)   满分5 manfen5.comH3= +198 kJ·mol1

1)反应ZnS(s) + C(s) + 2O2(g) = Zn(g) + CO2(g) + SO2(g)满分5 manfen5.comH4=        kJ·mol1

反应中生成的CO2NH3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尿素:

满分5 manfen5.com

若该反应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内进行,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CO2H2O(g)浓度相等           b.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c2v(NH3) = v(H2O)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2)硫酸锌可广泛用作印染媒染剂和木材防腐剂。ZnSO4受热分解过程中各物质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700~98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B的化学式是     

硫酸锌分解生成的SO2经下图中的两个循环可分别得到SH2SO4。写出循环I中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循环II中电解过程阳极反应式是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2molSO21mol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满分5 manfen5.com2SO3(g)H0,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1点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1 mol。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反应进行到t1时,SO2的体积分数为          

3若在t1时充入一定量的氩气(Ar,SO2的物质的量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4若在t1时升温,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2.1mol(填“<”“>”“=”),简单说明原因                               

5 若其它条件不变,在t1时再加入0.2molSO20.1molO1.8molSO3,在图中作出从t0→t1→t2点这段时间内SO2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O2

①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     

②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     

满分5 manfen5.com

⑵①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B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     

⑶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     

⑷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      。(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

 

查看答案

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满分5 manfen5.com

1)工业上常用      法生产氯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取漂白粉,使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其主要设备是氯化塔,塔从上到下分四层.将含有3%6%水分的熟石灰从塔顶喷洒而入,氯气从塔的最底层通入,这样加料的目的是    

3)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用较浓的KOH溶液直接吸收氯气,研究发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KClO3并逐渐增多,产生KClO3离子方程式是     ,其原因可能是     ,由此可知(2)中氯化塔设计为四层是为了减少生产中类似副反应的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