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锌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火法炼锌以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为主要原料,涉及的主要...

锌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火法炼锌以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为主要原料,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2ZnS(s) + 3O2(g) = 2ZnO(s) + 2SO2(g)   满分5 manfen5.comH1=930 kJ·mol1

2C(s) + O2(g) = 2CO(g)            满分5 manfen5.comH2=221 kJ·mol1

ZnO(s) + CO(g) = Zn(g) + CO2(g)   满分5 manfen5.comH3= +198 kJ·mol1

1)反应ZnS(s) + C(s) + 2O2(g) = Zn(g) + CO2(g) + SO2(g)满分5 manfen5.comH4=        kJ·mol1

反应中生成的CO2NH3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尿素:

满分5 manfen5.com

若该反应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内进行,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CO2H2O(g)浓度相等           b.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c2v(NH3) = v(H2O)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2)硫酸锌可广泛用作印染媒染剂和木材防腐剂。ZnSO4受热分解过程中各物质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700~98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B的化学式是     

硫酸锌分解生成的SO2经下图中的两个循环可分别得到SH2SO4。写出循环I中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循环II中电解过程阳极反应式是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377.5 ;d b (2)① ;SO2 ②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①2ZnS(s)+3O2(g)=2ZnO(s)+2SO2(g) △H1=-930 kJ·mol-1 ②2C(s) + O2(g) = 2CO(g) △H2=-221 kJ·mol-1 ③ZnO(s) + CO(g) = Zn(g) + CO2(g) △H3=+198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方程式(①+②)/2+③得:ZnS(s)+ C(s)+ 2O2(g)=Zn(g)+CO2(g)+SO2(g) △H4=(△H1+△H2)/2+△H3=(-930 kJ·mol-1-221 kJ·mol-1)/2+198 kJ·mol-1=-377.5 kJ·mol-1;a.CO2与H2O(g)浓度相等,正逆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c.当 v(NH3)正 = 2v(H2O)逆 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当2v(NH3)正 = v(H2O)逆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反应前后容器体积没有改变,在这个反应中有固体物质参加反应,所以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d正确,答案选b、d; (2)①700℃~980℃时发生反应如图可知生成物有ZnO和O2,根据元素守恒和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还有SO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ZnFeO3.5和S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ZnFeO4、S,反应方程式为:;电解硫酸锰时,生成二氧化锰和硫酸,阳极上发生的是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电解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盖斯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晴】该题的难点是平衡状态的判断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关于平衡状态的判断需要注意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有两个核心的判断依据:①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可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对于随反应的发生而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果不变了,即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解答时要抓住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molSO21mol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满分5 manfen5.com2SO3(g)H0,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1点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1 mol。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反应进行到t1时,SO2的体积分数为          

3若在t1时充入一定量的氩气(Ar,SO2的物质的量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4若在t1时升温,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2.1mol(填“<”“>”“=”),简单说明原因                               

5 若其它条件不变,在t1时再加入0.2molSO20.1molO1.8molSO3,在图中作出从t0→t1→t2点这段时间内SO2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O2

①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     

②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     

满分5 manfen5.com

⑵①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B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     

⑶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     

⑷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      。(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

 

查看答案

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满分5 manfen5.com

1)工业上常用      法生产氯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取漂白粉,使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其主要设备是氯化塔,塔从上到下分四层.将含有3%6%水分的熟石灰从塔顶喷洒而入,氯气从塔的最底层通入,这样加料的目的是    

3)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用较浓的KOH溶液直接吸收氯气,研究发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KClO3并逐渐增多,产生KClO3离子方程式是     ,其原因可能是     ,由此可知(2)中氯化塔设计为四层是为了减少生产中类似副反应的发生。

 

查看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机动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①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满分5 manfen5.com 2NO(g) H 0。汽车启动后,气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请分析两点原因                    

汽车汽油不完全燃烧时还产生CO,若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  ΔH>0,该设想能否实现?  (选填不能),依据是 

2)氯气在298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1/3与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l浓度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3)一定条件下,Fe3+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2I+2Fe3+满分5 manfen5.comI2+2Fe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充分振荡,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向            (选填正反应逆反应)方向移动。请设计一种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的实验方                     

4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4HClO2满分5 manfen5.com2Cl22H2O

已知:.此条件下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写出此条件下,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             

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

 

查看答案

相同温度、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X(g)Y(g)满分5 manfen5.com3W(g)2Z(g)  H=Q KJ/mol,起始时充入气体的物质的量及平衡时体系能量变化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W

Z

反应体系能量变化

2mol

1mol

 

 

放出a kJ/mol

1mol

1mol

 

 

放出b kJ/mol

2mol

2mol

 

 

放出c kJ/mol

 

 

3mol

2mol

吸收d kJ/mol

A.平衡时丙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Bc+d<Q

C.平衡时,甲容器中的反应速率比丁容器中的慢    DX的转化率为:甲<乙<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