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为了探究Cu(NO3)2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

为了探究Cu(NO3)2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Ⅰ.Cu(NO3)2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铁的氧化产物,进行如下实验。(可选用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

(1)请完成下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不存在Fe3+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②           ,振荡

蓝色沉淀

存在Fe2+

【实验结论】Cu(NO3)2能将Fe氧化为Fe2+

Ⅱ.Cu(NO3)2的热稳定性

用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Cu(NO3)2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试管中残留物为黑色固体,b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满分5 manfen5.com

(2)装置B的作用是           

(3)【提出设想】b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可能是i.氧气   ii.一氧化氮  iii.空气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用玻璃片在水下盖住集气瓶口,并取出正放在桌面上,移开玻璃片后瓶口未发现颜色变化,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未见复燃。

【实验结论】b中的气体是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得出了Cu(NO3)2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请写出Cu(NO3)2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①颜色无变化;②K3[Fe(CN)6]溶液 (2)缓冲作用(或安全瓶等)(3)空气 2Cu(NO3)2 2CuO+4NO2+O2 4NO2+O2+4OH-=4NO3-+2H2O 【解析】 试题分析:(1)①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溶液中是亚铁离子,与硫氰化钾不变红色。②检验亚铁离子可以用K3[Fe(CN)6]溶液,与亚铁离子生成蓝色沉淀。 (2)装置B中导管都很短,可以防止倒吸,即做缓冲作用(或安全瓶等)。(3)移开玻璃片,颜色没有变化,说明不是一氧化氮,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没有复燃,说明不是氧气,则气体为空气。说明反应分解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氮和氧气,而且比例为4:1,所以方程式为: 2Cu(NO3)2 2CuO+4NO2+O2 ; 4NO2+O2+4OH-=4NO3-+2H2O。 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A、B、C、D、E、F、G、H,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C、D为同一周期元素;E、F、G为同一周期元素;A和E、D和G分别为同一主族元素;A与B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温室气体;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外);F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H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满分5 manfen5.com

(1)E2 D2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是           

(2)一定条件下,A2气体与C2气体充分反应可生成6.8 g气体,放出18.44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C的杂化方式为           

(3)C和E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H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已知H2+能与(2)中的生成物的水溶液形成配合物,请写出该配合物中阳离子的结构简式:           

(5) D与H结合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           

D2-的配位数为           

 

查看答案

常温下,用0.1 mol.L-1HCl溶液滴定10.0 mL浓度为0.1 mol.L-1 Na2C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当V=0时:c( H+) +c( HCO3-)+c( H2 CO3) =c(OH-)

B.当V=5时:c(CO32-) +c(H满分5 manfen5.com)+c( H2CO3) =2c(Cl)

C.当v=10时:c( Na+) >c( HCO3) > c(CO32-)>c( H2CO3)

D.当V=a时:c(Na+)=c(Cl)>c(H+)=c(OH

 

查看答案

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在倡导“低碳”的同时,还需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已知:CO2(g)+3H2 (g)-满分5 manfen5.comCH3OH(g)+H2O(g) △H=-49.0 kJ/mol。T1℃时,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 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F6-2所示,且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0~3 min内,v(CO2)=v(CH3OH)

B.在T1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人2 moI CO2和6 mol H2,测得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2,则p2<2p1

C.其他条件不变,若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充人1 mol氦气,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T2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4.2,则T2>T1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测同温同浓度下的Na2CO3和Na2SO3水溶液的pH

确定碳和硫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B

取一定质量的铝片,与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硅胶后,测其体积

确定铝片中氧化铝的含量

C

取久置的Na2SO3溶于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证明Na2SO3部分被氧化

D

向CH2═CHCH2OH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证明CH2═CHCH2OH中含有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