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A、B、C、D、E、F、G、H,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A、B、C、D、E、F、G、H,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C、D为同一周期元素;E、F、G为同一周期元素;A和E、D和G分别为同一主族元素;A与B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温室气体;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外);F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H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满分5 manfen5.com

(1)E2 D2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是           

(2)一定条件下,A2气体与C2气体充分反应可生成6.8 g气体,放出18.44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C的杂化方式为           

(3)C和E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H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已知H2+能与(2)中的生成物的水溶液形成配合物,请写出该配合物中阳离子的结构简式:           

(5) D与H结合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           

D2-的配位数为           

 

(1)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2)N2(g)+3H2(g) 2NH3(g) △H=-92.2kJ/mol(2分) 三角锥形 sp3杂化(3)Na3N+4H2O=3NaOH+NH3H2O (4)1s22s22p63s23p63d104s1(5)Cu2O 8 【解析】 试题分析: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A、B、C、D、E、F、G、H,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所以为氧元素;H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为铜元素,E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外);F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D和G分别为同一主族元素,G的原子序数小于铜,则为硫元素,E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外),为钠元素, F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原子叙述介于钠和硫元素之间,为铝,A和E同主族,A和B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温室气体,所以A为氢元素,B为碳元素,C的原子叙述介于碳和氧元素之间,为氮元素。(1)过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2)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氮气充分反映可生成6.8克的气体,放出18.44kJ的热量,则生成2摩尔氨气放出的热量为 =92.4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92.2kJ/mol;氨气分子的空间构成为三角锥形,分子中氮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5-1×3)/2=4,所以氮原子采取sp3杂化。(3)氮元素和钠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一水合氨,该化合物为氮化钠,方程式为Na3N+4H2O=3NaOH+NH3·H2O。(4)铜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铜离子能与氨水形成配合物,该配合物中阳离子的结构简式,[Cu(NH3)4]2+,其结构为。(5)D为顶点的原子,每个原子有1/8属于该晶胞,所以晶胞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4/8)=2:1,所以化学式为Cu2O,氧离子位于顶点,为8个立方体共用,每个立方体中都有一个铜离子,所以氧离子的配位数为8。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常温下,用0.1 mol.L-1HCl溶液滴定10.0 mL浓度为0.1 mol.L-1 Na2C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当V=0时:c( H+) +c( HCO3-)+c( H2 CO3) =c(OH-)

B.当V=5时:c(CO32-) +c(H满分5 manfen5.com)+c( H2CO3) =2c(Cl)

C.当v=10时:c( Na+) >c( HCO3) > c(CO32-)>c( H2CO3)

D.当V=a时:c(Na+)=c(Cl)>c(H+)=c(OH

 

查看答案

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在倡导“低碳”的同时,还需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已知:CO2(g)+3H2 (g)-满分5 manfen5.comCH3OH(g)+H2O(g) △H=-49.0 kJ/mol。T1℃时,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 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F6-2所示,且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0~3 min内,v(CO2)=v(CH3OH)

B.在T1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人2 moI CO2和6 mol H2,测得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2,则p2<2p1

C.其他条件不变,若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充人1 mol氦气,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T2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4.2,则T2>T1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测同温同浓度下的Na2CO3和Na2SO3水溶液的pH

确定碳和硫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B

取一定质量的铝片,与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硅胶后,测其体积

确定铝片中氧化铝的含量

C

取久置的Na2SO3溶于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证明Na2SO3部分被氧化

D

向CH2═CHCH2OH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证明CH2═CHCH2OH中含有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H4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满分5 manfen5.com+OH-═NH3·H2O

B.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2Br+2CI2═2Fe3++Br2+4CI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2H2O

D.Ba(OH)2溶液中加过量Al2 (SO4)3溶液:3Ba2++6OH+2AI3++3S满分5 manfen5.com═3BaSO4↓+2AI(OH)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