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烧碱溶液除去尾气中的Cl2:...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烧碱溶液除去尾气中的Cl2Cl2+OH-═Cl-+HClO

B.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4H++NO3-=Fe3++NO↑+2H2O

C.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C 【解析】 试题分析:A.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H2O+ClO-,故A错误;B.过量铁粉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2NO↑+4H2O,故B错误;C.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CO32+2H2O,故C正确;D.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用装置甲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装置乙除去NO2中混有的少量NO

C.用装置丙将氢氧化钠固体加热熔融

D.用装置丁把溴水中的溴萃取分离出来

 

查看答案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3的溶液中:Na+NO3-Fe2+SO42-

B.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CH3COO-SO42-NO3-

C.某酸性溶液中Na+ClOSO42I

D.在0.1mol•L-1 AlC13溶液中:H+Na+Cl-NO3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在反应3SiO2+6C+2N2=Si3N4+6CO,生成1 mol Si3N4时共转移12 NA电子

C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D25℃pH=13NaOH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

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B.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查看答案

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氢气、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满分5 manfen5.com

(1)生产甲醇的原料CO和H2来源于:CH4(g)+H2O(g)满分5 manfen5.comCO(g)+3H2(g)

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a,则Pl __________P2;A、B、C三点处对应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填“<”、“>”“=”)

100时,将1mol CH4和2mol H2O通入容积为10L的反应室,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

a.容器的压强恒定

b.单位时间内消耗0.1mol CH4同时生成0.3mol H2

c.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

d.3v(CH4)=v(H2)

如果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50%,则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2)已知2X2(g)+Y2(g)满分5 manfen5.com2Z(g)H=-akJ•mol-1(a>0),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2mol X2和1mol Y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Z的浓度为W mol•L-1。反应平衡后若向原来容器中再加入2mol X2和1mol Y2,500充分反应再次达平衡后,则Z浓度__________2Wmol•L-1(填“>”、“<”或“=”)。

(3)某实验小组利用CO(g)、O2(g)、KOH(aq)设计成如图b所示的电池装置,该反应总反应方程式2CO+O2+4KOH=2K2CO3+2H2O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用该原电池做电源,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200mL饱和食盐水(足量),消耗的标准状况下的CO 224mL,则溶液的pH=__________(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