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材料除单晶硅外,还有铜、铟、镓、硒等化学物质。
(1)基态硅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2)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硅烷的组成、结构与相应的烷烃相似。硅烷中硅采取 杂化方式,硅烷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3)硒和硫同为VIA族元素,与其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与Se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为 (填化学式)。
(5)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在晶胞中金原子位于顶点,铜原子位于面心,则该合金中金原子(Au)与铜原子(Cu)个数比为 ;若该晶体的晶胞棱长为a pm,则该合金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
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某硫化锌精矿的主要成分为ZnS(还含少量FeS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所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2)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___________操作。
(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锌粉,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电解沉积过程中的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Pb-Ag合金惰性电极,阳极逸出的气体是 。
(5)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6)硫化锌精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可慢慢地转变为铜蓝(CuS)。请用简短的语言解释该反应发生的原理 。
(7)我国古代曾采用“火法”工艺冶炼锌。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 “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该炼锌工艺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倭铅是指金属锌)
1902年德国化学家哈伯研究出合成氨的方法,其反应原理为:
N2(g)+3H2(g)2NH3(g); △H(△H<0)
(1)在一容积为4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4mol的N2和1.2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右图:
①根据右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_mol/(L·min)。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___。
A. 0.20 mol/L B. 0.12 mol/L C. 0.10 mol/L D. 0.08 mol/L
(2)某温度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3 mol H2,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 kJ
C.由图可知,断开1mol 氮氮三键与1 mol 氢氢键吸收的能量和小于形成1mol 氮氢键所放出的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
(3)哈伯因证实N2、H2在固体催化剂(Fe)表面吸附和解吸以合成氨的过程而获诺贝尔奖。若用分别表示N2、H2、NH3和固体催化剂,则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吸附后,能量状态最低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②由上述原理,在铁表面进行NH3的分解实验,发现分解速率与浓度关系如图。从吸附和解吸过程分析,c0前速率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c0后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4)已知液氨中存在:2NH3(l) NH2- + NH4+。用Pt电极对液氨进行电解也可产生H2和N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Co(OH)2 | Al(OH)3 | Mn(OH)2 |
开始沉淀 | 2.7 | 7.6 | 7.6 | 4.0 | 7.7 |
完全沉淀 | 3.7 | 9.6 | 9.2 | 5.2 | 9.8 |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两种沉淀的化学式为 。
(4)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6)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可升华,易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置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在装置示意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
(2)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可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其加入冷水的目的是 。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3)如果要将苯乙酸粗品进一步提纯,你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填二种方法)。
(4)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5)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现 象 | 解 释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棕色NO2能溶于浓硝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