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D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HNO3不稳定,生成棕色NO2能溶于浓硝酸

 

 

D 【解析】 试题分析:A、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碘单质,碘遇到淀粉显蓝色,错误,不选A;B、盐酸遇到浓硫酸,浓硫酸吸水,使氯化氢挥发,错误,不选B;C、溶液可能为亚硫酸根离子,错误,不选C;D、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中使硝酸显黄色,正确,选D。 考点: 氯气的性质,浓硫酸的性质,硝酸的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食用香料乙酸橙花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分子式为C12H20O2

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它的同分异构体中有芳香族化合物

④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NaOH

⑤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和3mol H2反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常温下,在10mL0.1 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Na+)+c(H+)=c(CO32-)+c(HCO3)+c(OH)

B.当溶液的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 mL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a+

D.在A点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c(H+)>c(OH)

 

查看答案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所形成的氧化物只有一种

B.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可发生反应

D.氢化物的稳定性:A>B

 

查看答案

早在1807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反应原理为:4NaOH(熔融)= 4Na+O2+2H2O;后来盖·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反应原理为:3Fe+4NaOH=Fe3O4+2H2↑+4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发生电极反应为:Na+e= Na

B盖·吕萨克法制钠原理是利用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C若戴维法与盖·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比为2:1

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如图),电解槽中石墨极为阳极,铁为阴极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g

B.8.0g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将2.24L Cl2溶于水,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是0.1NA

D.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到0.2NA之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