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作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作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想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D 【解析】 试题分析:在进行萃取、分液操作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然后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萃取和分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氨气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满分5 manfen5.com

(1)实验时A中有大量紫红色的烟气,则NH4I的分解产物为                  (至少填三种),碱石灰的作用是               

(2)装置B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D装置的作用是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C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各自的产物进行以下探究,完成下列填空: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溶解,无气泡

溶解,有气泡

2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

无明显变化

3

向步骤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红色先变深后褪去

先变红后也褪色

(3)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            

(4)步骤1甲组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步骤3乙组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             

(6)若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是Fe2O3和FeO组成的混合物。为确定其组成.取样品7.84克,在加热条件下通入氨气,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反应管中铁粉冷却后,称得质量为5.6克,则混合物中Fe2O3和Fe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利用SiCl4水解生成的盐酸和钡矿粉(主要成份为BaCO3,且含有铁、镁等离子)

制备BaCl2·2H2O,工艺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己知:常温下Fe3+、Mg2+完全沉淀的pH分别是:3.4、12.4。

(1)S1Cl4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加钡矿粉调节pH=7的作用是                              

(3)加20% NaOH调节pH=12.5,得到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           

(4)BaCl2滤液经                         、过滤、洗涤,再经真空干燥后得到BaCl2· 2H2O

(5)10吨含78.8%BaCO3的钡矿粉理论上最多能生成BaCl2·2H2O           吨。

 

查看答案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己知:H2CO3:Kal=4.3xl0-7       Ka2=5.6x l0-ll      HC1O: Ka=2.98xl0-8

(1)室温下,0.l 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和0.l 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碱性较强的是            ;其原因是           

(2)己知新制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和四种离子。在500mL l mol.L-l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的Cl2,充分反应以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在前三位的大小顺序为          

(3)BrF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和许多还原剂反应。在一定条件下,BrF3和H2O反应生成O2和等物质的量的Br2和HBr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向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一定量的NaHS溶液后,生成CuS黑色沉淀,用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原理解释上述现象                  

(5)将1.12L(标准状况)CH3F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溶液中有白色固体生成,白色沉淀是                        ,再通入过量的CO2沉淀部分消失,继续滴加浓盐酸浊液变澄清,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上述现象                  

 

查看答案

分解水制氢气的工业制法之一是硫.碘循环,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I    SO2+2H2O+I2==H2SO4+2HI

II   2HI满分5 manfen5.comH2+I2

III  2H2SO4==2SO2+O2+2H2O

(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III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I中S02还原性比HI强

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0

d.循环过程中产生lmol02的同时产生lmolH2

满分5 manfen5.com

(2)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反应II,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0~2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该温度下,反应2HI(g)满分5 manfen5.comH2(g)+I2(g)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            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  b.HI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

(3)S02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生成SO3,其主反应为:2SO2 (g)+O2(g)满分5 manfen5.com2SO3(g) H<0,若此反应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实际工业生产使用的条件是:常压、五氧化二钒、500℃,选择该温度条件的原因是            

(4)实际生产用氨水吸收S02生成亚硫酸的铵盐。现取a克该铵盐,若将其中的SO2全部反应出来,应加入18.4 mol/L的硫酸溶液的体积范围为                

 

查看答案

常温下,向20mL 0.2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mo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滴加过程中当溶液呈中性时,V(NaOH)>20mL

B.当V(NaOH)=30mL时,则有:2c(Na+)=3c(A2-)+3c(HA-)

C.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满分5 manfen5.comH++A2-

D.当V(NaOH)=20mL时,则有:c(Na+)>c(HA-)>c(H+)>c(A2-)>c(O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