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右图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提供化学药品:铁屑、稀硫酸...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右图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提供化学药品:铁屑、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满分5 manfen5.com

(1)稀硫酸应放在          中(填写仪器名称)

(2)本实验通过控制A、B、C三个开关,将仪器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关闭开关      、打开开关       就可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颜色               。试分析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空气的理由        

(3)实验时为防止仪器2中铁粉通过导管进入仪器3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4)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摩尔盐晶体[(NH4)2SO4·FeSO4·6H2O] (相对分子质量392),该晶体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①为洗涤(NH4)2SO4·FeSO4·6H2O粗产品,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A.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无水乙醇洗

C.用30%的乙醇溶液洗

D.用90%的乙醇溶液洗

②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称取a 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浓度为c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mL

25.52

25.02

24.98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的该产品纯度为        (用字母ac表示).上表中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D.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浓度降低

 

(共13分) (1)分液漏斗 (2)B A(或“AC”) 白色 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3)可以改铁粉为铁块或铁钉 (4)①D ②MnO4-+5Fe2++8H+=Mn2++5Fe3++4H2O 最后一滴滴入,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s不变色 ×100% (2分) BC(2分)(其余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分液漏斗能用来控制稀硫酸的流速,三颈烧瓶是反应装置,所以稀硫酸应放在仪器1,即分液漏斗中。 (2)利用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H2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关闭开关B,两个三颈烧瓶的气体不再连通,三颈烧瓶2内氢气逐渐增大,压强增大,打开开关A或AC,因为压强差,三颈烧瓶2内的FeSO4溶液进入三颈烧瓶3中,FeSO4与Na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空气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3)防止三颈烧瓶2中铁粉通过导管进入三颈烧瓶3中,可以改铁粉为铁块或铁钉。 (4)①因为(NH4)2SO4·FeSO4·6H2O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为了防止晶体的损失,所以用90%的乙醇溶液洗,故D项正确。 ②MnO4‾在酸性条件下把Fe2+氧化为Fe3+,Mn元素转化为Mn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MnO4-+5Fe2++8H+=Mn2++5Fe3++4H2O;滴定终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再滴入KMnO4溶液,溶液不再褪色,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最后一滴滴入,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s不变色;第一次滴定的结果与其它两次相差较大,舍去,第二次和第三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平均值为25mL,n[(NH4)2SO4·FeSO4·6H2O]=n(Fe2+)=5n(MnO4‾)=5×0.025c=0.125c mol,样品中(NH4)2SO4·FeSO4·6H2O物质的量为0.125c mol×500mL/25mL=2.5mol,所以产品纯度=2.5mol×392g/mol÷a g×100%= ×100%;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造成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测量结果偏小,会导致样品纯度偏小,错误;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造成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测量结果偏大,会导致样品纯度偏大,正确;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样品残留在瓶壁上,消耗高锰酸钾溶液偏多,会导致样品纯度偏大,正确;D、三次使用的高锰酸钾溶液相同,不可能出现一次的结果明显大于其它两次,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本仪器与基本操作、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误差分析。 【名师点晴】解答该类题应先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再依据化学原理、物质性质和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解答,确定各装置的作用。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有用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其他物件,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从而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我们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可分为有用、有效数据,错误、无效数据,及无用、多余数据等。能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找出有用、有效、正确、合理的数据是实验数据分析处理题的一个重要能力考查点,也是近年来命题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本题第一次结果与其它两次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应舍去。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I)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

(1)若B是淡黄色固体,②③反应均用到同一种液态氢化物。D物质常用于食品工业。写出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④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写出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在温度相同、体积均为1 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2SO2(g)+O2(g)满分5 manfen5.com2SO3(g)   ΔH =-98.3 kJ·mol-1

 

反应物投入量

2 mol SO2、1 mol O2

2 mol SO3

m mol SO2n mol O2p mol SO3

c(SO3) /mol·L-1

1.4

1.4

1.4

能量变化

放出a kJ

吸收b kJ

吸收c kJ

SO2或SO3的转化率

α1

α2

12.5%

则:α1+α2=_____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____mol,b+c=_______________kJ

(III)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满分5 manfen5.com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A.HA+HC2-(少量)满分5 manfen5.comA-+H2C-     B.H2B(少量)+2A-满分5 manfen5.comB2-+2HA

C.H2B(少量)+H2C-满分5 manfen5.comHB-+H3C

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H+)的是____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_______。

(3)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A(过量)+C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V)在25下,将a mol/L的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 = 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满分5 manfen5.com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于b~c段

 

查看答案

已知H2O2是一种弱酸,在强碱溶液中主要以HO2-形式存在。以Al—H2O2燃料电池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备氢气 (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c、d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Al+3HO2 = 2AlO2 + 2H2O

B.电解时,Al消耗2.7g,则产生氮气的体积为1.12L

C.电极b是负极,且反应后该电极区pH增大

D.电解过程中,电子的流向由a→d,c→b。

 

查看答案

25℃时,浓度均为0.1 mol/L的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溶液

NaCl

CH3COONH4

NaF

NaHCO3

pH

7.0

7.0

8.1

8.4

A.酸性强弱:H2CO3>HF

B.①和②中溶质均未水解

C.离子的总浓度:①>③

D.④中:c(HCO3-) + 2c(CO32-) + c(H2CO3)满分5 manfen5.com0.1 mol/L

 

查看答案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发生反应H2(g)+I2(g)满分5 manfen5.com2HI(g)经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生成的HI(g)占气体体积的50%在该温度下在另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I(g)发生反应HI(g)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H2(g)+ 满分5 manfen5.comI2(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后一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B.后一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5

C.后一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平衡浓度为0.25 mol·L-1

D.后一反应达到平衡时,HI(g)的平衡浓度为0.5 mol·L-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