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含镁3%一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含镁3%一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一】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满分5 manfen5.com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问题讨论: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实验中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mL2.0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V≥          mL。

(3)实验中,当铝镁合金充分反应后,在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前,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按顺序依次为   

【探究二】实验方案:称量x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

(4)欲计算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5)假设实验中测出该数据为yg,则原铝镁合金粉末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x、y代数式表示)。

[探究三]实验方案:镁铝合金满分5 manfen5.com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问题讨论:

(6)同学们拟选用下边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接           。(填接口字母,仪器不一定全选。)

满分5 manfen5.com

(7)同学们仔细分析(6)中连接的实验装置后,又设计了下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满分5 manfen5.com

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如上右图,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     mL。

与上左图装置相比,用(6)中连接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容易引起误差的原因是       (任写一点)。

 

(18分,每空2分)(1)2Al+2NaOH+2H2O=2NaAlO2+3H2↑(2)97(3)过滤、洗涤、干燥固体 (4) 灼烧后固体的质量(5)(6) edg (7)①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 ②16.00mL ③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解析】 试题分析:(1)镁不与NaOH溶液反应,铝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2)“含镁3%一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含Mg的最小质量为5.4×3%=0.162g, 则含铝的质量: 5.4-0.162=5.238g,n(Al)=5.238÷27=0.194mol,根据方程式可知,需要NaOH至少0.194mol,其溶液体积至少是97mL。 (3)实验中,当铝镁合金充分反应后,在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前,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按顺序依次为过滤、洗涤、干燥固体。 (4)Mg和铝分别生成MgO和Al2O3,所以要称量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5)设Mg为nmol,Al为m mol,则24n+27m=x和40n+51m=y,解得m(Mg)=,则镁的质量分数为。 (6)只要能测量出水的体积,就可知道生成氢气的体积,所以最简单的装置连接就是让气体把水压入量筒中,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就是氢气的体积。选edg即可。 (7)①导管a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目的是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 ②利用前后的体积差即可得到产生氢气的体积为18.50-2.50=16.00mL。 ③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含量测定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名师点晴】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实验知识,实验技能以及实际条件,进行知识类比、迁移、重组。合理、周密地思考才能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思考问题的顺序:①思考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由原料到产品,制取方法不止一种,选择适当的实验途径、实验用品是实验成败的关键;②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的末端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③思考合理组装仪器.例如:涉及到气体的制备和处理时,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发生→除杂质→干燥→尾气处理;例如对于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往往借助其排出水的体积,用量筒或滴定管测定,从而确定气体的体积,常见装置图为: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氨气都是非常重要的非金属化合物,研究这些化合物对环境保护、理解化学反应原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1)二氧化氮与一定量空气混合通入水中能被水完全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该反应有a×NA个电子转移,则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下列除去大气污染物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汽车尾气经催化剂作用:CO+NO满分5 manfen5.comNO2+C

B.石灰乳吸收硫酸厂尾气:SO2+Ca(OH)2===CaSO3+H2O

C.燃烧法除去尾气中硫化氢:2H2S+3O2满分5 manfen5.com2SO2+2H2O

D.氨气与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6NO满分5 manfen5.com5N2+6H2O

(3)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例如,NaOH+SO2NaHSO3,2NaOH+SO2Na2SO3+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NO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或水。

同种反应物,其反应产物与浓度、温度、反应物相对量等因素有关。影响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物的因素与下列反应相同的是________。

A.木炭与氧气反应

B.硫与氧气反应

C.钠与氧气

D.铜与硝酸溶液反应

某NO与NO2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被完全吸收,推测混合气体中气体组成为________。

A.满分5 manfen5.com=1      B.满分5 manfen5.com≤1       C.满分5 manfen5.com≥1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

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取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满分5 manfen5.co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乙:________,丁________。

(2)第步操作中用稀硫酸浸洗的目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除去未反应的NO   B.除去未反应的I

C.除去未反应的Fe   D.除去碱性物质

(3)第步操作可供提纯I2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不要求写具体步骤)。

(4)实验室检验I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物质见光易变黑,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

通过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将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产品(如图所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减排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CO2经催化分解为C、CO、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可用热分解的方法

C.过氧化尿素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原理相同

D.由CO2和H2合成甲醇,原子利用率达100%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 SO42 - =BaS04↓+2H2O

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 H2O2:2MnO4 +5H2O2+6H = 2Mn2++5O2↑+ 8H2O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 和 HC1 溶液混合:Mg2++2OH= Mg(OH)2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PbSO4 2H2O-2e- = PbO2+4H+SO4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