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2分)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K+、Ag...

(12分)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K、Ag、Ca2+、Ba2+、Fe2+、Al3+,阴离子分别是Cl、OH、CH3COO、NO3、SO42-、CO32-,将它们分别配成0.1 mol/L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 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②中反应现象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E溶液中溶质的名称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

 

(1) Ag++NH3·H2O === AgOH↓+NH (2分) AgOH+2NH3·H2O === [Ag(NH3)2]++OH-+2H2O(2分) (2) 碳酸钾 (2分) A、C、E中阴离子为OH-、CH3COO-和CO,由①中碱性顺序知E为碳酸盐,六种阳离子中可形成可溶性碳酸盐的只有K+(2分) (3) Ba(OH)2 (CH3COO)2Ca AlCl3 FeSO4 (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现将它们分别配成的0.1mol/L溶液”说明六种化合物都是可溶于水的,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可能结合成的碱性物质有:KOH、Ca(OH)2、Ba(OH)2、K2CO3、CH3COOK、(CH3COO)2Ca、(CH3COO)2Ba,其中肯定有K2CO3,因为氢氧化钙微溶,可能形不成0.1mol/L溶液,由此确定它们是K2CO3、Ba(OH)2和(CH3COO)2Ca;再根据等浓度溶液的碱性,可以确定A是Ba(OH)2,E是K2CO3,C是(CH3COO)2Ca。 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显然是AgNO3; ③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SO4 2-、CO3 2-,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说明含有Fe2+; 综合上述实验:D中的阳离子应该是Al3+,阴离子应该是Cl-;F中的阴离子应该是SO4 2-; 最终可确定:A是Ba(OH)2,B是AgNO3,C是(CH3COO)2Ca,D是AlCl3,E是K2CO3,F是FeSO4。 据此便可回答相关问题。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满分5 manfen5.com

(1) MgCO3的分解产物为                    

(2) 装置C的作用是                         ,处理尾气的方法为                       

(3) 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给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溶解,无气泡

溶解,有气泡

2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

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

3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

无现象

4

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红色褪去

先变红,后褪色

    已知:3Fe2+ + 2[Fe(CN)6]3- = Fe3[Fe(CN)6]2↓(蓝色)

① 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                                          

② 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 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                                                      ;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                                                   

                                                          

④ 从实验安全考虑,上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查看答案

(11分)实验室需要配制0.55mol·L-1 NaOH溶液220 mL。

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 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OH晶体________g。

(3) 称量。

① 天平调平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满分5 manfen5.com

② 称量过程中NaOH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4) 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应注意______                            

                                                                    ;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容、摇匀。

7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浓度及配制的时间。

8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偏小的有_____________;

无影响的有_____________。

A 称量时用生锈的砝码                                  B 将NaOH放在纸上称量

C 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 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就用来配制溶液

 

查看答案

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2++H2O2+2H=== 2Fe3++2H2O      2Fe3++H2O2 === 2Fe2++O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其还原性比Fe2+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H2O2分解的总方程式为:H2O2===H2O+O2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g)和N2(g)分子数相同

B、等温等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mol O2(g)和2 mol N2(g),两容积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

D、等温等压条件下, 5 molO2(g)和2 molH2 (g)的体积之比等于5∶2

 

查看答案

将KCl和KBr的混合物13.4 g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

得到固体11.175 g,则原来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           B、1∶3∶2           C、2∶3∶1           D、3∶2∶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