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类型农业主要分布在( ) A....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类型农业主要分布在(     )

A. 黄河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珠江三角洲    D. 太湖平原

2.该地传统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蔗基鱼塘”甚至“杂基鱼塘”转变,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农业技术改进    B. 劳动力的转移    C. 市场需求的变化    D. 国家政策的改变

3.该类型农业的好处是(    )

A. 可以少占耕地    B. 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 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 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1.C 2.C 3.B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农业模式为桑基鱼塘模式,且该地种植甘蔗,应位于水热资源丰富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故C项正确。 2.农业类型的转变以及种植规模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的改变,C项正确。 3.在低洼易涝区洼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堤上栽植桑树、甘蔗,以塘泥作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可作鱼饲料,塘基互养,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更加充分的利用当地的水热资源,并不足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故B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乡村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之一。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农场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农场畜产品收入占30%,水产养殖收入占20%,水田、果园收入占35%,其他收入占15%,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 大牧场放牧业    B. 水稻种植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混合农业

2.如果过度采伐薪柴,则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臭氧空洞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水体富营养化

3.图示生态农业模式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 人定胜天论    B. 可持续发展论    C. 人类中心论    D. 地理环境决定论

 

查看答案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要求将雄安新区打造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下图为雄安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北京相比,雄县、安新县、容城县三县县城 (     )

A. 城市等级高    B. 服务范围小    C. 城市规模大    D. 服务职能多

2.促使雄安新区成为又一具有全国意义新区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政策    D. 交通

3.雄安新区的建设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该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北京就业压力    B. 接纳北京污染企业

C. 供应北京农副产品    D. 分散北京城市职能

 

查看答案

交通拥堵指数是指根据道路通行情况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拥堵情况的概念性指数值。下图为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所绘制的2015年1月长沙市连续两日同一时段交通拥堵指数变化对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时段,汽车平均时速最低的是(     )

A. 8日6—10时    B. 8日14—18时    C. 9日4—7时    D. 9日16—19时

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是(     )

A.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 限制私家车出行

C. 集中布局商业网点    D. 错开上下班时间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和付租能力形成商业区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2.在商业曲线中,③区域比②区域地租水平高的原因是(     )

A. 离市中心近    B. 环境条件好    C. 交通通达度高    D. 科技水平高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l6.6亿、l5.1亿、l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人口合理容量

B. 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

C. 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 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l6亿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 科技发展水平    B. 人口文化    C. 资源状况    D. 生活消费水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