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要求将雄安新区打造成北...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要求将雄安新区打造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下图为雄安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北京相比,雄县、安新县、容城县三县县城 (     )

A. 城市等级高    B. 服务范围小    C. 城市规模大    D. 服务职能多

2.促使雄安新区成为又一具有全国意义新区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政策    D. 交通

3.雄安新区的建设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该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北京就业压力    B. 接纳北京污染企业

C. 供应北京农副产品    D. 分散北京城市职能

 

1.B 2.C 3.D 【解析】 1.与北京相比,雄县、安新县、容城县三县县城城市等级低、服务范围小、城市规模小、服务职能少,故B项正确。 2.由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可知,雄安新区的成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国家政策,故C项正确。 3.雄安新区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疏解北京部分非首都功能,分散北京城市职能,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交通拥堵指数是指根据道路通行情况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拥堵情况的概念性指数值。下图为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所绘制的2015年1月长沙市连续两日同一时段交通拥堵指数变化对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时段,汽车平均时速最低的是(     )

A. 8日6—10时    B. 8日14—18时    C. 9日4—7时    D. 9日16—19时

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是(     )

A.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 限制私家车出行

C. 集中布局商业网点    D. 错开上下班时间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和付租能力形成商业区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2.在商业曲线中,③区域比②区域地租水平高的原因是(     )

A. 离市中心近    B. 环境条件好    C. 交通通达度高    D. 科技水平高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l6.6亿、l5.1亿、l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人口合理容量

B. 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

C. 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 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l6亿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 科技发展水平    B. 人口文化    C. 资源状况    D. 生活消费水平

 

查看答案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B. “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 “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 “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2.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政治因素

3.“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 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

C. 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    D. 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

 

查看答案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新的人口政策实施后,将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展变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图为2015年四地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人口老龄化现象最明显的是(    )

A.     B.     C.     D.

2.到2035年,此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就学和就业压力减轻    B. 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小

C. 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D.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