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下图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 集中在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南

B. 北多南少

C. 分布相对分散

D. 分布地区较少

2.对我国煤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方法不包括(  )

A. 北煤南运    B. 加大采煤力度,进行囤积

C. 变输煤为输电    D. 西煤东调

 

1.B 2.B 【解析】根据图例判断,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煤炭资源合理配置方法有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调整区域分布不均。变输煤为输电减轻煤炭运输压力。 1.根据图例判断,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B对。集中在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北,A错。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地区广,C、D错。 2.对我国煤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方法不包括加大采煤力度,进行囤积,囤积不利于合理配置,B不包括,选B。主要合理配置方法有北煤南运、变输煤为输电、西煤东调,A、C、D包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草场载畜量指在适度利用的原则下,一定的草地面积,一定的利用时期内,能够维持草地良性生态循环并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情况下,能饲养家畜的最大数量。读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某牧场草场载畜量和实际放牧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0—1975年期间,草场载畜量发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市场    D. 放牧

2.该牧场“人地关系”严重对立的年代及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 20世纪60年代—降水偏少

B. 20世纪80年代—过度放牧

C. 20世纪90年代—牲畜太少

D. 21世纪初以来—气候变暖

 

查看答案

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发现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植被从水井往外呈同心圆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200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以外到1千米左右,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群及灌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导致该地植被分布的人类活动方式最有可能是(  )

A. 过垦    B. 过牧

C. 滥伐    D. 滥采

2.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塔里木盆地    B. 呼伦贝尔草原

C. 青藏高原    D. 松嫩平原

 

查看答案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绿洲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是(  )

A. 湖泊干涸,盐类物质沉淀

B. 地形封闭,补给水源减少

C. 不合理灌溉,盐分在地表聚集

D. 气候变化,冰川加速融化

2.该区域绿洲及绿洲周围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A. 多途径解决能源——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

B. 压缩农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C. 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 进行生态移民——加速区域城市化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条件不同    B. 水热条件不同

C. 土壤条件不同    D. 光照条件不同

2.图示Ⅰ、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A. 土壤与植被    B. 水文与植被

C. 地形与气候    D. 地形与水文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为(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 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方向    D. 发展条件

3.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下图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上图中的(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