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条件不同    B. 水热条件不同

C. 土壤条件不同    D. 光照条件不同

2.图示Ⅰ、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A. 土壤与植被    B. 水文与植被

C. 地形与气候    D. 地形与水文

 

1.B 2.C 【解析】图中地理界线P是800mm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水热条件不同。三自然区大致是季风区、非季风区、青藏高寒气候区,划分依据主要是地形、气候。 1.地理界线P是800mm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水热条件不同,B对。两侧地形、土壤条件、光照条件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原因,A、C、D错。 2.图示Ⅰ是季风气候区,Ⅱ是非季风气候区,Ⅲ是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是高寒气候区,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形与气候,C对。季风气候区内的土壤、植被、水文都有差异,不是划分自然区的依据,A、B、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为(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 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方向    D. 发展条件

3.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下图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上图中的(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表。

地点

海拔/m

1月均温/℃

7月均温/℃

1月降水量/mm

7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年日照时数/时

R

201

2.6

20.7

54.1

60.6

824.5

1 975.3

Q

1 111

-8.4

23.3

1.2

42.2

193.7

2 975.7

 

(1)读甲、乙两图,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析N、M山脉对各自所在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

(2)简述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3)与法国葡萄种植区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4)如果大量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120万亩葡萄生产,应当避免的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图为秸秆全量还田循环利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产模式可能分布在(  )

A. 三江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黄淮海平原    D. 太湖平原

2.该生产模式的优点包括(  )

①农作物的产量明显增大 ②秸秆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

③肥料施用量减小 ④农业生产投入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均温为-21 ℃~-18 ℃,7月均温为21 ℃~22 ℃,下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 劳动力短缺    B. 低温冷害更严重

C. 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 旱涝灾害更频繁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退耕还草,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 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

C.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果园艺业

D. 扩大耕地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2.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