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实现了由________,再由___...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实现了由________,再由________的历史性跨越。

A. 贫困到温饱 富强到全面小康

B. 贫困到温饱 温饱到总体小康

C. 贫困到温饱 温饱到全面小康

D. 贫困到温饱 温饱到实现社会主义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在2000年已经实现;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综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故B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5岁的唐陵,在成都市老年大学已经读了29年,如今还在坚持每周上课。成都市老年大学一周一次的必修课在早上9点准时开始。今天到堂的100多个学生里,有近20个人和唐陵一样,都有20年以上的学龄。

“什么都学,文学欣赏、历史、养鸟种花、音乐……”最初几年,唐陵一周只休息一天,其他六天排了满满的课程,用她自己的话说,已经到了学得太多感觉用不完的地步。

此外,唐陵给中小学生当校外辅导员,以“释放”自己从老年大学学到的丰富知识。

(1)你对材料中唐陵坚持学习有什么看法?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查看答案

放学路上,同学们在交流学习方法。小王说:“早上记忆最好,我每天早上看书记忆。”小李说:“中午学习的效率高,我中午都不休息。”小刘说:“晚上熬夜看书记得牢。”小林听到他们的交流后,一段时间模仿小王,每天都早起,但学习成绩不见提高。于是他模仿小李利用中午时间学习,但中午不休息常常使小林感觉头晕。因此他就模仿小刘,利用晚上时间学习,常常熬夜到很晚,由于缺乏足够的睡眠,白天小林常常陷入萎靡状态。

(1)小林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学习?

 

查看答案

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知识以及各种能力和技能等,都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地继续学习才能获得。总体上说,学校教育年限大概占人们整个生命时间不足1/3。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的新形势下,广大社会成员对不断学习、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越来越强烈的要求。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或学历教育模式,已经和正在被不断地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模式所取代。

(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学习的理解。

(2)上述材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上初中的小林感觉到初中学习比小学学习压力大,学习难度也大,和以前的学习生活有了很大的差别。学习积极性逐渐减退,成绩逐渐下滑。他常常说:“学习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一样难就业。”对此,下列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 小林没有刻苦学习的坚强意志

B. 小林的智力不高,学习难以上进

C. 小林没有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意义

D. 小林有正确的学习观念

 

查看答案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推出一系列活动,积极倡导“知人知理知事,读人读理读书”。大力倡导读书学习是因为(  )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③通过学习,可以打开我们生命的视窗,带来更多的选择

④我们必须学习,因为学习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