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加快实...

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材料二: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优质学校不仅自身要发展,而且要积极投入到教育精准扶贫中。2018年起,河南省每年将资助一批贫困县开展“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试点, 计划到2020年,培育和建设一批互联网在教育精准扶贫创新应用的示范典型,保障边远贫困地区师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利用“名师课堂”“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网络教研”“网络结对”等多种形式,实现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为了响应教育扶贫的号召,你所在的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到附近的贫困地区参加教育扶贫活动,清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谈谈打赢扶贫攻坚战为什么要着力加强教育扶贫?

(2)请你谈谈参与此次活动的感想。

 

(1)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加强教育扶贫,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有利于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 党和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党和国家积极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的最好途径;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水平存在差距; 我们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关爱他人;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情系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磨砺坚强意志,勇于战胜挫折;亲近社会,关爱社会; 情系民生,服务人民;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教育对扶贫的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教育对个人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要求学生认识到教育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对于感想,要求学生结合对此次教育扶贫活动的认识,从国家重视教育、教育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切入,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的小主人,要努力学习,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民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被乘客称为“最美女司机”的郑州市公交驾驶员刘凯燕说,雨天把车靠近站台一点,车拐弯时行驶慢一点,把这些小事做好,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你校正进行“践行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阐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由。

(2)请以刘凯燕为榜样,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7年1月13日,据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介绍,我省持续开展2017“暖暖新年”主题活动。开展群众性农村文化活动,组织艺术名家到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演出,组织科普、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组织医疗卫生单位到贫困地区巡回医疗;深入开展“春满中原”“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特色民俗文化娱乐活动。

材料二:会议指出,围绕“中国梦 我的梦”“家乡的年俗”“家乡新变化”“温暖回家路”“俺家的家训”等话题,用有奖征文方式发动网友随手拍、随时写、深入报道各地的精彩的活动。

综合上述,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开展2017“暖暖新年”主题活动的原因何在?

(2)开展材料二中的这些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3)为号召人们参加活动,请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查看答案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向十九大作报告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社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立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如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3)为响应政府号召,作为一名中学生,具体做法?

 

查看答案

新媒体的低成本让很多普通人迈开脚步,参与到慈善中来。最近,在网络上,不少人从为患白血病的小朋友罗某转发、打赏,到质疑其父有能力自救、此事为营销行为,一天之内,公众情绪坐了次过山车。这次事件酿成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信任危机。后经商议:微信平台在三天内将总计2626919.78元的微信用户赠予款原路退回至用户零钱包。

围绕上述材料,两位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请你辨析:

 

查看答案

闫肃是我国著名剧作家、词作家。做人随和的他作文作词却相当“严肃”,为创作歌剧《江姐》和京剧《红岩》,他三下江南,两度入川,在渣滓洞监狱里体验生活。从艺65年,他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上述事迹体现了闫肃(      )

A. 信仰坚定、服务人民的赤子情怀

B. 弘扬正气、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

C. 不畏艰苦、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

D. 扎根生活、注重实践的创作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