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以赞成2958票,反对2票,弃权3票通过了...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以赞成2958票,反对2票,弃权3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1982年宪法进行第五次修订。这主要表明

A. 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D. 宪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D 【解析】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所以D符合题意;其余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等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列做法体现该原则的是

①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 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③重大事情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9年3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集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共商国事。这表明

A.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B.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C.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书记要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各级政府采取各种精准扶贫措施,帮助贫困人群精准脱贫。

材料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欧打的行为。校园欺凌是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教育的难题。在我国,校园欺凌也屡屡发生。针对校园欺凌,某中学团委打算开展“弘扬校园正义之声,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大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现请你参与。

(1) 精准扶贫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

(2) 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你觉得应怎样守护正义?

(3) 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你心中正义校园美好的景象。 (至少三点)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5日至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关于这次会议,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批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议案;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等十项议程。

材料二: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主要就加强法治和德治讲了几点意见。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反对人治。对宪法法律必须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党员干部要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原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知全国人大的职权有哪些? 

(2)政府的工作报告为什么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3)“党员干部要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原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要求?  

 

(4)说一说,总书记为什么要强调坚持法治、反对人治?

 

查看答案

材料一:情景再现。

情景1:小明在寝室唱歌,影响别人休息,他说,唱歌是他的自由,他想怎样唱就怎样唱,别人管不着。

  情景2:某超市老板在其经营的超市内抓到了一个偷东西的人,就私自把这个人绑在超市们前的廊柱上示众,并扬言说:要打死这个小偷。

  情景3:植树节那天,班主任张老师对全体同学说:“宪法规定,国家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树林”。并带领同学们外出植树。

  请景4:小刚拿弹弓打坏了路灯,警察叔叔对他说:“故意打坏路灯,要罚款!”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网民经常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利用网络诋毁社会主义制度。据此,网友甲说:“网民的观点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网友乙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能没有边界地‘自由言论’,有权利就有义务。”

请回答:   

(1)结合情景1、2的内容,说一说公民行使权利时应该如何做?

(2)请分别谈谈情景3、情景4公民履行义务时应该如何做?

情景3:

情景4:  

(3)网友乙:“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点对我们青少年有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