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情景再现。 情景1:小明在寝室唱歌,影响别人休息,他说,唱歌是他的自由,...

材料一:情景再现。

情景1:小明在寝室唱歌,影响别人休息,他说,唱歌是他的自由,他想怎样唱就怎样唱,别人管不着。

  情景2:某超市老板在其经营的超市内抓到了一个偷东西的人,就私自把这个人绑在超市们前的廊柱上示众,并扬言说:要打死这个小偷。

  情景3:植树节那天,班主任张老师对全体同学说:“宪法规定,国家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树林”。并带领同学们外出植树。

  请景4:小刚拿弹弓打坏了路灯,警察叔叔对他说:“故意打坏路灯,要罚款!”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网民经常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利用网络诋毁社会主义制度。据此,网友甲说:“网民的观点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网友乙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能没有边界地‘自由言论’,有权利就有义务。”

请回答:   

(1)结合情景1、2的内容,说一说公民行使权利时应该如何做?

(2)请分别谈谈情景3、情景4公民履行义务时应该如何做?

情景3:

情景4:  

(3)网友乙:“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点对我们青少年有哪些启示?

 

(1)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2)情景三: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情景四: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3)网友乙的话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等等。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情景一中小明有唱歌的权利,但是在行使权利时影响了他人的休息权,表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情景二某超市老板有权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但是私自将小偷绑在超市示众,侵犯了小偷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是违法的,表明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维护权利。(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怎样履行义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情景三表明国家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情景四表明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义务的关系的认识,对于启示类问题,从怎么做的角度回答,结合材料和所学,从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我们既要增强权利意识,正确行使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无数次历史性时刻的人民大会堂在2018年3月17日上午又见证了人民共

和国历史上首次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面对近3000名代表宣读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这是对宪法最庄严的宣誓,这是对人民最神圣的承诺。

(以案说法)

材料二:“大道之简,有权不可任性。”某市政府在大规模的拆迁中,存在严重侵犯当

地居民利益的强制拆迁行为。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这一行为违法,并判市政府赔偿居民的经济损失。

(与法同行)

材料三: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真正的宪法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

是铭刻在每个公民的内心里。   

(1)根据材料一谈谈国家主席向宪法宣誓的重要意义。  

(2)该市政府任性强拆行为直接违背了宪法的哪一原则?结合材料二说说国家如何保证这一原则的实施?  

(3)卢梭的话对青少年践行宪法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题文)2017年以来,从呼格吉勒图洗清冤展,到念斌被判无罪,再到仁风无罪释放,检察机关和司祛机关在纠正、防止冤假错案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他们的做法体现了

A. 依法行政,切实维护人民合法利益

B. 科学立法,使立法符合科学性和正义性

C. 严格执法,做到违法必究

D. 公正司法,努力在司法过程中维护公平正义

 

查看答案

公平和正义就像一盏明灯,照耀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没有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人类将失去文明发展的动力。我们追求公平正义的意义在于(     )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③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④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微信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   )

A.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B.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查看答案

《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要落实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的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招生......严格控制跨地市、县区招生的学校数量。《通知》要求     (       )

①缩小了区域、城乡教育差距,维护了教育公平 ②从根本上解决了偏远山区和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③限制特长生不利于青少年的长期发展 ④为青少年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提供了可能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