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9年3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集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

2019年3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集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共商国事。这表明

A.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B.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C.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宪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和理解。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共商国是,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所以B符合题意;其余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书记要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各级政府采取各种精准扶贫措施,帮助贫困人群精准脱贫。

材料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欧打的行为。校园欺凌是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教育的难题。在我国,校园欺凌也屡屡发生。针对校园欺凌,某中学团委打算开展“弘扬校园正义之声,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大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现请你参与。

(1) 精准扶贫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

(2) 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你觉得应怎样守护正义?

(3) 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你心中正义校园美好的景象。 (至少三点)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5日至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关于这次会议,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批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议案;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等十项议程。

材料二: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主要就加强法治和德治讲了几点意见。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反对人治。对宪法法律必须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党员干部要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原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知全国人大的职权有哪些? 

(2)政府的工作报告为什么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3)“党员干部要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原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要求?  

 

(4)说一说,总书记为什么要强调坚持法治、反对人治?

 

查看答案

材料一:情景再现。

情景1:小明在寝室唱歌,影响别人休息,他说,唱歌是他的自由,他想怎样唱就怎样唱,别人管不着。

  情景2:某超市老板在其经营的超市内抓到了一个偷东西的人,就私自把这个人绑在超市们前的廊柱上示众,并扬言说:要打死这个小偷。

  情景3:植树节那天,班主任张老师对全体同学说:“宪法规定,国家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树林”。并带领同学们外出植树。

  请景4:小刚拿弹弓打坏了路灯,警察叔叔对他说:“故意打坏路灯,要罚款!”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网民经常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利用网络诋毁社会主义制度。据此,网友甲说:“网民的观点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网友乙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能没有边界地‘自由言论’,有权利就有义务。”

请回答:   

(1)结合情景1、2的内容,说一说公民行使权利时应该如何做?

(2)请分别谈谈情景3、情景4公民履行义务时应该如何做?

情景3:

情景4:  

(3)网友乙:“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点对我们青少年有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无数次历史性时刻的人民大会堂在2018年3月17日上午又见证了人民共

和国历史上首次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面对近3000名代表宣读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这是对宪法最庄严的宣誓,这是对人民最神圣的承诺。

(以案说法)

材料二:“大道之简,有权不可任性。”某市政府在大规模的拆迁中,存在严重侵犯当

地居民利益的强制拆迁行为。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这一行为违法,并判市政府赔偿居民的经济损失。

(与法同行)

材料三: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真正的宪法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

是铭刻在每个公民的内心里。   

(1)根据材料一谈谈国家主席向宪法宣誓的重要意义。  

(2)该市政府任性强拆行为直接违背了宪法的哪一原则?结合材料二说说国家如何保证这一原则的实施?  

(3)卢梭的话对青少年践行宪法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题文)2017年以来,从呼格吉勒图洗清冤展,到念斌被判无罪,再到仁风无罪释放,检察机关和司祛机关在纠正、防止冤假错案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他们的做法体现了

A. 依法行政,切实维护人民合法利益

B. 科学立法,使立法符合科学性和正义性

C. 严格执法,做到违法必究

D. 公正司法,努力在司法过程中维护公平正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