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狂”字开篇,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是豪放派词篇的典范。

B.词的开篇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词人的豪情狂态。

C.词中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体恤自己年老体衰,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词人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2.(2019河南)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

 

1.C 2.示例一:运用比喻,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示例二: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解析】 1.C.有误。词人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希望自己能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C项中“词人希望朝廷体恤自己年老体衰,免去罪名的愿望”表述有误。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可从修辞手法或是用典的角度赏析。修辞手法:“会挽雕弓如满月”意思是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结合“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分析,可知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报效国家的英雄形象。用典角度: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这里用其典故,写词人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抒发了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019铁岭)选出下列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首词是作者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僚出城打猎所作,粗犷豪放,“狂”字贯穿全篇。

B.词的上片记叙了打猎的壮观场面,一个“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词中多用典故表情达意,“亲射虎,看孙郎”表示作者要亲自挽弓射虎,探望孙郎,豪情溢于言表。

2.(2019河南)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016上海)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2.加线的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方法,“把”“称”“叱”“牵”等动词,把宫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017厦门质检)下列对诗中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指黑”强调了卖炭翁劳作到伸手不见十指。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2.诗中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半匹红纱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构成强烈的反差,表现了诗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

2.请赏析这首诗的加线句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妙在何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