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妙在何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示例一:“改”写出了女子担心别离日长,自己容颜老去,表现出她思念男子的心情。示例二:“应”突出这是想象之景,表现出对爱人的思念和了解之深。示例三:“寒”字表面上说月光冷清,实际上还传达出孤独的心境。 2.①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②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③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解析】 1.本题考查炼字。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颈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可推敲的字词如“改”“应”“寒”等。如“改”字。“晓镜但愁云鬓改”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改”字写出了女子早晨梳妆对镜,只愁云鬓易改色,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 2.《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此诗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先言相见难得,离别难堪,再以百花无力象征为离别相思之情所困扰,情绪低落。表达了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颔联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颈联想象所怀念对象的生活情景,暗含离人相思,心心相印之意,并示关切、珍重之意。这两联表达的是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尾联说相距本不远,但既难相见,又难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为传递信息,带去问候。表达的是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2.加线句子中的“蓬山”与“青鸟”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个“难”字,是全篇的诗眼,言明相爱的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又不得不面临着分离。

B.颔联谐音双关,“春蚕”自然承上,用“丝”谐音“思”,佳偶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情。

C.颈联写两人相见时的情景,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D.尾联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回应首联,使得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划线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连用两个“难”字,突出强调了“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

B.颔联紧承首联,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手法,描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最为精彩感人。

C.颈联从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暗示男子的思念和忧愁。

D.尾联诗人寄希望于青鸟传信,惆怅而又自伤。这一希望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2.请简要分析颔联被称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则含有离别之难的意思。

B.首联借春光将尽的特点进一步渲染了别离的气氛,烘托出了主人公痛苦难堪的心情。

C.颔联中“丝”与“思”谐音,以蜡泪喻相思之泪,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D.青鸟是神话中的信使,因与对方无法经常见面,只能希望有人传信,流露出深深的怨恨之情。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查看答案

作文

味道,不仅是指舌尖上能够感受到的那些味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的,慢慢都会积累成一种特殊的味道。除夕夜千里奔袭的团圆饭是过年的味道;橡皮筋和跳房子里跳跃的是童年的味道;明明满含泪水却微笑着说没关系是成长的味道……

人生百味,请以“_________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横线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