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016上海)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2.加线的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方法,“把”“称”“叱”“牵”等动词,把宫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1.C 2. 动作 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解析】 1.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的身份; B.“何所营”是问句,引出卖炭翁卖炭的目的;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希望天气寒冷可以卖更多炭的心理; 故选C。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意思是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把”“称”“叱”“牵”等动词的运用,说明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卖炭翁好不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雪,一路上满怀希望地盘算着卖炭得钱换衣食,结果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跟着那“叱牛”声,卖炭翁在从“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形象,表现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017厦门质检)下列对诗中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指黑”强调了卖炭翁劳作到伸手不见十指。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2.诗中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半匹红纱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构成强烈的反差,表现了诗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

2.请赏析这首诗的加线句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妙在何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2.加线句子中的“蓬山”与“青鸟”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个“难”字,是全篇的诗眼,言明相爱的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又不得不面临着分离。

B.颔联谐音双关,“春蚕”自然承上,用“丝”谐音“思”,佳偶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情。

C.颈联写两人相见时的情景,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D.尾联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回应首联,使得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划线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