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中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_______,他不热...

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中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_______,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 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

(2)《儒林外史》第三回回目是“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真才”指 的是__________(人名),“胡屠户行凶”指的是____________(事件)。

 

杜少卿 范进 胡屠户一巴掌将听到“中了”后神经错乱疯了的范进打醒,恢复正常。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把握。(1)杜少卿是《儒林外史》第一人物,他淡泊名利,重视民生,不畏强权,超脱自然,洒脱不俗。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中有正派也有反派,作者本意力挺的则是正派中的庄、虞、杜、迟诸贤人,而这几位之中,杜少卿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况,因之也成为书中花费笔墨最多、个性最丰满、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在杜少卿身上,作者以自己的原型,把个人的切肤之痛置放在理性的体认和历史的嘲讽之下,写出了复杂而多厄的文化生命现象。 (2)要求联系《范进中举》的情节:范进中了秀才,丈人胡屠户到贺,并教训了他一顿范进向丈人借旅费应考乡试,被他痛骂及奚落。后范进瞒着丈人去考试。出榜当日,范进因家中没有粮食,只得拿母鸡到市场去卖。同时间,报录的人亦到达范家报喜,贺范进高中举人。邻居到市集向范进报喜,但他未敢置信。范进亲眼看到喜报后,因欢喜过度而发了疯。众人商议治理范进的方法,最后建议由胡屠户掌掴范进以治其疯。胡屠户在无可奈何之下答允治理范进,但他惧怕报应,不敢下手,于是饮酒壮胆。胡氏大著胆子下手,掌掴范进,使他清醒起来。范进回复正常,丈人及邻居向他们阿谀奉承,极尽恭维,丑态毕露。据此得出:真才是:范进。“胡屠户行凶”是指:掌掴范进,使他清醒起来。范进回复正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要求填写相应诗句。

①鸡声茅店月,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⑤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

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述自己于危难关头接受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虞美人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①蒋捷,字胜欲,生活在宋、元换代之际,一生饱经战乱。宋成淳十年进士,几年后宋亡,不仕。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画面。

2.“虞美人”是词牌名,请从词中找一个词语作为这首词的题目,并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字亭林。②亭障:边塞岗亭、垒。③咨:询问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画一处)

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亭林先生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 B.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C.万钟于我何焉(增加) D.是亦不可以乎(停止)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万钟我何加焉/所恶有甚死者

B.今为妻妾之奉之/故不苟得也

C.谓失其本心/行道人弗受

D.由是生而有不用也/入无法家拂士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设喻类比,说明正义要比生命重要,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具有文学趣味。

B.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指正义的事业;“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

C.第二段,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当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从反面论证了人不能失去“本心”。

D.结尾举有的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的例子,从反面论证失去“本心”的人之可耻可悲。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更富有文采和气势。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B.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

C.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