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②大片大片的雪花,...

现代文阅读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④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⑤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⑥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嘁:“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⑦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似乎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

⑧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⑨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⑩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11)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 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易茅草房, 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病这般严重!

(12)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13)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14)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一定是母亲,又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15)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 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7年第2期,有改动)

1.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这句话表现了“我”此时怎样的心理?)

3.有人说第(11)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 请说明理由。

4.文中的“雪”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 母亲做好早饭,等待“我”和妹妹吃饭;母亲在家门口迎着风雪等候迟归的“我”;年迈的母亲张望、等待春节回家的“我”。 2. (1)“胡作非为”本是贬义词,这儿贬词褒用。生动地写出“我”和妹妹的淘气,以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同时表现出母亲的温柔及对“我”和妹妹的宠爱。 (2)表现了“我”的内疚和自责,以及对母亲的爱和感恩。 3. 示例1:我认为第⑪段不可或缺,理由:这一段交代了母亲得风湿病的原因。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丰富了母亲的形象,为下文进一步抒情作铺垫。示例2:我认为第⑪段纯属多余,理由:第⑪段主要表现母亲的勤劳,与全文表现母爱的主旨关系不大,且“雪”贯穿全文,第⑩段最后一句写“雪”,而第⑫段紧承“雪”来写,表达更加顺畅。 4. 示例:雪是纯洁的母爱;雪是纯洁的快乐的美丽的童话世界;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雪花是儿女匆匆归来的身影;雪是母亲的白发。(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题时,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的方法加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本题作答要围绕“母亲的等待”,结合文章第六段,第七段和第十一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可概括为:母亲等“我们”吃饭;母亲在家门口冒风雪等“我”回来;母亲等待春节回家的“我”。 2.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胡作非为”的本义是任意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是贬义词。结合语境可知,这个词语在句中却是贬义褒用,表现了我和妹妹的淘气和顽皮,同时出表现了母亲对我们的宠爱。(2)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心理。作答时,需结合人物当时的处境和情感体悟分析。句子中“至今我都不知道……”表现了“我”因为不知道母亲的病情的愧疚和自责,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作答本题时,无论认为多余或不多余都是可以的,只需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述合理即可。若认为第⑪段不可或缺,可从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和丰富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作答。若认为第⑪段应该删去,可从文章主旨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意象的理解。细读全文可知,“雪”是一个重要的意象,首先全文内容都围绕“雪”展开,构成了全文的线索,把文章串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次,母亲在大雪中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伟大无私的母爱。“雪”象征了纯洁的母爱。最后,“雪”还象征着子女飘忽不定的身影,借“雪”表达出“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飞天” 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

夏洁然 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

1.文章开头写白云飞鸟有什么作用?

2.请具体赏析划线句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午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

(1)千不穷       (2)泠泠作响        (3)梅花为寒所

2.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非亭午夜分

B. 流飘荡,任意东西/小丘西行百百二十步

C. 梅花寒所勒/化而

D. 山岚设色妙/实为欲界仙都、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 甲文通过写水的“急湍”这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的“异”。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D. 乙文通过西湖春季的美景,反映作者的心境。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5.说说甲乙两文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两位作者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古诗词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展开联想与想象,《钱塘湖春行》中的颔联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夹岸桃花蘸水开 。”一句中最传神的是哪个字,试品一品其妙处。

3.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具体分析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查看答案

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我国拯救濒危动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先后建立了总面积5830平方公里的13处保护区,拨出抢救专款4000万元,抢救病饿大熊猫118只,救活82只。国家还投资进行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已人工繁育成活300多只。我国还将建立14处保护区,以使现在的1000多只大熊猫得以安宁地生活、繁衍。

1.给上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

2.文中划横线的词“先后”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名著与常识。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国家)著名记者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又名《_______》。

2.在作者的笔下,毛泽东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对其作具体形象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