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与常识。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国家)著名记者______的不朽名...

名著与常识。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国家)著名记者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又名《_______》。

2.在作者的笔下,毛泽东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对其作具体形象分析。

 

1. 美国 埃德加·斯诺 西行漫记 2. (1)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2)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 【解析】 1.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红星照耀中国》有关的文学常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人埃德加·斯诺。 2.要根据原著对毛泽东的各方面的描写来归纳。在斯诺的第一印象中,毛泽东“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斯诺在苏区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毛泽东博学多才,对历史和哲学更有深入的研究。斯诺说:“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指毛泽东),向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他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工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他读书的范围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而且也读过一些古希腊哲学家如斯宾诺莎、康德、歌德、黑格尔、卢梭等人的著作。”斯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眼光也很锐利。他认为毛泽东好学上进、博取众长的精神惊人。毛泽东不论走到哪里,那两只装着文件和书籍的铁箱子总是不离身,即使在紧张的长征途中也不例外。一有空隙他就博览群书,对中外历史和古今哲学更是爱不释手。文章写到“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事”。可根据以上几点归纳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诗文。

(1)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zhōng )     

(xiāo ) _____         

____yíng

眼花____(liáo )乱   

____cuī)枯拉朽         

锐不可_____(dāng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多少人生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老师理解的一个眼神,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书海的油墨馨香,家人团聚的情怀……都带给我们许多感动。

请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不少于600字;③要有真情实感,不能套作;④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宴 词

唐·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畎:quǎn ,田间小沟。②棹:船桨。

(1)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溪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晓雾将(消散)    B. 未复有能其奇者(欣赏)

C. 仆去月病(推辞)    D. 重幽居(向来)

2.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溪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B. 溪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C. 溪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D. 溪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4.(甲)(乙)两文中划波浪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