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

阅读文言文《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岂不大丈夫哉__________

(2)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

(3)以顺为__________

(4)得志,与民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4.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1.真正,确实怎么,哪里准则,标准遵循 2.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就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3.“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由”是古今异义词,“遵循”的意思;“诚”是古今异义词,“真正,确实”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怒、惧、熄”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淫、移、屈”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句子中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例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中的“是”借指上文的“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之谓大丈夫”中的“此”指代的是前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种情形。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试题实际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明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句子的具体含意,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可从“面对金钱的诱惑”“面对生活的困窘”和“面对敌人的胁迫”三个方面,从正面进行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你参加“‘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仁”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从“人”从“二”,“均嫡庶,仁亲戚,则族业生旺之端也”中的“仁”便是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__;“(陛下)有仁民爱物之意”中“仁”义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厩焚。子退朝,:“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百姓疾苦声。(郑燮《墨竹图题诗》)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孟子·梁惠王上》)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行世间)

(3)928日“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仁’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2)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5)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6)《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气氛凝重而战斗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要避开喧嚣,不必归隐山林,精神超脱,也能进入幽避旷远之境,就像陶渊明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春望》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花鸟之物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时伤世的情感。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句中与“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中“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已而细柳军

B. 女子之嫁也,母命

C. 惩山北

D. 虽我,有子存焉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焉得为大丈夫乎

B. 必先苦心志/如土石何

C. 征于色,发于声,后喻/山不加增

D. 管夷吾举/告之

 

查看答案

(题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介胄之士不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