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八个字组成的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怎样的作用?

2.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3.“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对这群后生的两个比喻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美?

5.描写安塞腰鼓的表演情景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6.“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些内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1.突出后生的茂腾腾的形象,将他们的形象鲜明地推出舞台。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动静相衬,更衬出飒爽英姿,人和鼓的沉静是为后面的火烈蓄势。 3.引人注意,人和鼓由静而动的急转。 4.“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表现了他们的朴实美和沉静美,“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表现了他们的力量美和豪放美。 5.排比、比喻。 6.比喻和拟比,突出腰鼓骤响时的声音、光彩和力量。 【解析】 1.考查文章首段的作用。“茂腾腾”来形容后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美感。“后生”,年轻的生命,如日中天,光辉耀眼。“茂腾腾”沸腾着生命的激情,“茂腾腾的后生”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 2.考查文章安排材料的特点。文章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这样安排内容上说:产生了动静结合的效果,衬托出后生的英姿飒爽。从结构上讲:为下文做铺垫和蓄势。 3.考查语段的作用。短小精悍,劈头盖脑的一句“看”,吸引读者的目光,给人以震撼的感觉,还暗指下面的内容精彩。另外也有为后文蓄势的效果。 4.考查比喻句的作用。第一个比喻句体现出他们朴实的美。这种美,不做作不招摇不浮耀,像“高粱”一样无华而茁壮,自然健康;这种美,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美。第二个比喻句体现出他们雄壮的美,强健的美,磅礴的美。人已经不是概念上的“人”,而成了单纯的生命的载体、力量的载体,只有宣泄再宣泄,喷射再喷射,人与生命合一,与力量合一。他们的力量却扑面而来,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就是这样一种美。 5.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为比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为排比和比喻。 6.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为排比和比喻。排比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突出腰鼓骤响时的声音、光彩和力量。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强健的风姿与激越的鼓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1.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好一个安塞腰鼓!”能否改为“安塞腰鼓好啊!”为什么?

3.第②段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形容后生们擂鼓的动作,突出的是后生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______

4.第③段中运用了两个人称代词“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1)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使用,有何表达作用?

7.“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中“壮阔”“豪放”“火烈”各是从哪个方面来说的?

8.如何理解“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表现了什么?

 

查看答案

以“好一个……”构段作结,写一组句群,来表达自己对某人、某物、某事、某句话、某个词的评价及感情。

 

查看答案

参照加点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笼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

 

查看答案

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 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 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

 

查看答案

品味下面的句子,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1)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2)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古典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