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1.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好一个安塞腰鼓!”能否改为“安塞腰鼓好啊!”为什么?

3.第②段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形容后生们擂鼓的动作,突出的是后生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______

4.第③段中运用了两个人称代词“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1)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使用,有何表达作用?

7.“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中“壮阔”“豪放”“火烈”各是从哪个方面来说的?

8.如何理解“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表现了什么?

 

1.赞美了黄土高原养育了有无穷无尽力量的劳动人民。 2.不能,因为原句赞叹的语气强烈,有尽情赞美之意,而改句只是一般的说好,表达效果远比不上原句好。 3.有力疾速大起大落生命的活力(意思对即可) 4.将黄土高原人格化,能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感情,充分表达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恋。 5.(1)说明因为生命的存在所以那么活跃强盛。 (2)用江南衬托黄土高原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6.多次使用,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向高潮发展,且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安塞腰鼓”的雄壮美。 7.场面、风格、气氛 8.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犷、豪迈、开放的。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选文所歌颂的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地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颂。写腰鼓,最终的目的是赞美黄土高原养育了有无穷无尽力量的劳动人民。 2.考查句式变换的效果。因为课文中4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前置,是为了着力强调,充分感叹,从强烈的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体现出安塞腰鼓那元气淋漓的后生豪放、壮阔、火烈的舞蹈,变幻多端的舞姿和震撼人心、沉重的响声和作者对安塞腰鼓的向往之情。 3.考查对后生们擂鼓的动作特点的把握。前三个空,可从“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中提取“有力”“疾速”“大起大落”即可。注意要提取重要的修饰语而不是中心语。后一空,用这些词语突出的是后生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生命的活力,歌颂了生命力量。 4.考查人称代词“你”的表达效果。这里的“你”指的是黄土高原,用第二人称可使感情抒发更直接、更强烈、更亲切。更能够表达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恋,更容易突出文章的中心。 5.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1)“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是在说明因为生命的巨大力量。(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是比喻修辞手法,用江南反衬黄土高原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此题一定要答出反衬或衬托这一方法,然后根据文章上下文的内容判断其作用。 6.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四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发展。从结构上看,“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内容上看,“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表达了作者热爱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的赞美情怀。 7.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题干问“壮阔”“豪放”“火烈”各是从哪个方面来说的。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壮阔”描绘的是场面,“豪放”属于风格,“火烈”是在渲染气氛。 8.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由此可分析出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犷、豪迈与开放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好一个……”构段作结,写一组句群,来表达自己对某人、某物、某事、某句话、某个词的评价及感情。

 

查看答案

参照加点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笼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

 

查看答案

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 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 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

 

查看答案

品味下面的句子,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1)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2)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古典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查看答案

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就构成形式看,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句子与句子的排比、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请指出下列排比的类型。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属于______之间的排比。

(2)“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属于______之间的排比。

(3)“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

属于______之间的排比。

(4)“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属于______之间的排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