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内阅读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

课内阅读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文中划线句“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最正确的意思是(   

A.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 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

C. 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D. 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 课文第五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 课文第五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你若是要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

 

1.D 2.D 3.逃避责任不是解除责任,如果一味逃避不仅不会减轻痛苦反而会备受痛苦的煎熬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重要语句的含意。从上文“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来分析,“无入而不自得”是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意思。 答此题,最重要的是读懂上文。 2.试题分析:D项理解错误。从文章中内容看,“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等句分析,“最苦”和“最乐”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人要尽责任”的重要。并不是说“‘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首先根据原文内容理解此句的大意,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谈对这句话的感受。“你若是要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从文中看,这句话告诉我们,逃避责任的做法永远解除不了责任。越逃避就越痛苦。所以要勇于面对现实,去承担责任。这样最终才能解除责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注释:(1)顷岁:近年来.(2)孙莘老:人名,原名孙觉(1028-1090),字莘老,高邮人.

(3)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A. 乘间以文字问之   射于家圃    B. 尤有味   而两狼之并驱如

C. 尝乘间文字问之   钱覆其口    D. 此少有至者      是再啮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云 无 它 术 惟 勤 读 书 而 多 为 之 自 工

3.结合文章,说说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十余岁

(2)数小舟

(3)其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查看答案

根据前后句式,补充完整,形成排比句。 

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平地。如果你是种子,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沙砾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后面加“否”)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

B. 诘问之下,她终于开口讲了事情的原委。

C. 从宏观来看,人们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D. 我和他一别十年,今日在路上不期而至,不知有多少话要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