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阅读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重修岳阳楼

B. 登轼/而望之

C. 野芳/发而幽香

D. 此中/人语云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人之述矣(准备)

B. 小大之(案件)

C. 皆以美徐公(介词,比)

D. 行者休树(介词,在)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第①段的“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叙述滕子京被贬后的政绩卓著,同时交代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作记的缘由。

B. 选文②~④段在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

C. 选文第⑤段运用对比突出“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情怀,于此抒发了“古仁人”的远大抱负,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D. 选文使用了大量整齐的排比句、对偶勺,使文章节奏和谐,音调铿锵,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感染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1.D 2.A 3.C 4.(1)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能够没有差别吗?  (2) 不因外物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 5.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D项应为:此中人/语云。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意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A项:“备”是“完备,详细”的意思。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揭示出文章的主题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是古仁人之心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故C项理解不正确。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 “异”,差别;“以”,因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统计图表,按要求写出两条结论。

我国国民近两年不同媒介日均阅读接触时长表

(1)结论一: 

(2)结论二: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明志学校八年级5班将开展“说英雄,感动你我”活动,准备邀请市党史办李智博主任给同学们讲述老红军李聚奎的英勇事迹。如果班委会决定请你以班级名义打电话联系他,你会怎么说?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3)羹饭一时熟,__________,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4)李清照《渔家傲》中运用典故,以磅礴气势表露词人将一往无前地奔向缥缈的神山, 迫寻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采纳了邹忌的谏言,并采取措施,广开言路,这样一开始就出了“__________”的大好局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吓坏了。”李秀英回忆道:“他万万想不到女人也会反击。”

B.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C. 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D. 钱钟书,他尽管潜心做学问,他的《管锥编》和《谈艺录》,还是塑造了作者不能不令人折服、令人叫绝的“公开形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两只表在双方的统帅手中,像小乌的心脏似的在嘀嗒嘀嗒地响。

B.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的模样。

C. 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

D. 当人们陷入某种盲目性之后,往往像陆逊进入诸葛亮的“八阵图”一样,怎么也走不出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