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

(乙)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②,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③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④,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⑤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⑥,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 ②厓山:地名。 ③扞(hàn):保卫。 ④固:坚持。⑤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⑥捄:同“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富贵不能淫 

(2)丈夫之冠也

(3)与入厓山 

(4)乃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2.与甲文“往送之门”中“之”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此之谓大丈夫

B. 左右命之

C. 辍耕之垄上

D. 水陆草木之花

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4.你认为乙文中的文天祥符合甲文中“大丈夫”的标准吗?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

 

1.(1)使....迷惑;(2)行冠礼;(3)一道、一起;(4)写、书写。 2.C 3.(1)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 (2)弘范就(于是)用接待客人的礼节(礼仪、礼数)和他见面。 4.示例:甲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行得正坐得直,任何外在诱惑都无法使他的内心产生动摇,这样的人才能够称作“大丈夫”。一方面,他被捕之后,面对元军的威逼,文天祥毫不畏惧、不写招降书,而是写下了《零丁洋诗》以表明自己为国捐躯的决心。后绝食明志,临刑时,他非常从容,“南乡拜而死”,这些都体现了他“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面对元军将领弘范以高官诱惑,文天祥坚决拒绝。文天祥忠心报国,至死不渝的精神,很好地阐释了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内涵。 【解析】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淫”:使……迷惑。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俱”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一道、一起”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试题分析:C项的“之”与甲文“往送之门”中“之”字意思和用法相同。都是“去、到”之意。A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B代词。D结构助词“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节选)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诗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之一。

B. 开头两句,以问句开头,将那种国土尽失而不能收复的悲痛心情表现出来。

C. “千古兴亡多少事”,写出历史沧桑变化,兴亡更替。

D. “年少万兜鍪”运用比喻的手法,用“兜鍪”代指士兵。写出年少的孙权统帅这些士兵,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2.阅读诗词,完成下面题目。

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词包含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的强烈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千万颗黑夜星空的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 ① (A、suō  B、shā)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②chí(A、弛  B、驰)神往;我从不(A、顾影自怜   B、自命清高),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A、领悟   B、领略)。

⑴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⑵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我微睡时,千万颗黑夜星空的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一项(      )

A. “社稷”的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B. 古代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做“刎颈之交”。

C. “垂髫”指小孩,“古稀”指七十岁;“婵娟”指月亮;芙蕖指荷花.

D.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士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探花”、“榜眼”。

 

查看答案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2)初为霖雨之操,______________。(《列子一则》)

(3)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满江红》)

(4)手把文书口称敕,______________。(《卖炭翁》)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6)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7)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8)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破阵子》)

(9)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

(10)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查看答案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教学相长”——《礼记》

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午后的微风摇曳着树枝,树叶沙沙作响,风拂过我的脸庞,眼中又浮现出了毕老师那熟悉的笑颜,我的思绪渐渐飘远 …… 毕老师很亲切,浑身散发着成熟知识女性的魅力。……”

要求:①展开合理的联想或想象,将上面文段扩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