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节选)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节选)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诗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之一。

B. 开头两句,以问句开头,将那种国土尽失而不能收复的悲痛心情表现出来。

C. “千古兴亡多少事”,写出历史沧桑变化,兴亡更替。

D. “年少万兜鍪”运用比喻的手法,用“兜鍪”代指士兵。写出年少的孙权统帅这些士兵,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2.阅读诗词,完成下面题目。

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词包含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的强烈感情。

 

1.D 2.表达了南宋朝廷懦弱无能,作者爱国情怀 【解析】 1.试题分析:D项对诗歌鉴赏错误。“年少万兜鍪”句中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兜鍪(dōu móu),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用来代指士兵。“万兜鍪”指千军万马。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孙权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答此题,要通过对具体诗句的分析,对诗歌中运用典故的分析或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归纳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千万颗黑夜星空的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 ① (A、suō  B、shā)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②chí(A、弛  B、驰)神往;我从不(A、顾影自怜   B、自命清高),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A、领悟   B、领略)。

⑴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⑵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我微睡时,千万颗黑夜星空的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一项(      )

A. “社稷”的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B. 古代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做“刎颈之交”。

C. “垂髫”指小孩,“古稀”指七十岁;“婵娟”指月亮;芙蕖指荷花.

D.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士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探花”、“榜眼”。

 

查看答案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2)初为霖雨之操,______________。(《列子一则》)

(3)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满江红》)

(4)手把文书口称敕,______________。(《卖炭翁》)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6)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7)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8)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破阵子》)

(9)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

(10)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查看答案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教学相长”——《礼记》

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午后的微风摇曳着树枝,树叶沙沙作响,风拂过我的脸庞,眼中又浮现出了毕老师那熟悉的笑颜,我的思绪渐渐飘远 …… 毕老师很亲切,浑身散发着成熟知识女性的魅力。……”

要求:①展开合理的联想或想象,将上面文段扩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天生格调必有用

①每天听着高雅的音乐,读着最优秀的书,与一些最出色的朋友交游,谈吐优雅、情操高尚、品行高洁、胸襟开阔、目光如炬。人生最重要、最恒久的,是生命的格调,更可贵的是,这种格调一旦养成,就不会再失去,它融入生命中,成了一种秉性,一种韵味,一种内涵,一种气质。即使你的生命结束了,这种格调依然会在你的后代身上显现,成为一个家族的素养标签。

②常常想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农民起义领袖用权势与高贵并非天生,更不是贵族的专利,普通人同样可以通过打拼争取天下作为口号,号召穷苦百姓追随自己。这句话,体现更多的是一个人的英雄气概,是大丈夫于天地之间成就伟业的豪气。一个人,内心具有了这种豪气,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行的脚步?

③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真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在耳朵失聪之后,在寂静的世界里,创作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乐章。命运就是这样,在不屈不挠的强者面前,总会俯首称臣;而在自弃自馁的弱者面前,却总是趾高气扬。

④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财富的多少和职位的高低。因为不论拥有多少财富,迟早都会清零;不论到达了多高的职位,也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到零点。没有什么比淡泊超然的心更能让人获得幸福。拥有了权力,到达了高位,就幸福了吗?不。头顶上高悬的利剑,难以填满的欲望,时刻都让你如履薄冰、胆战心惊。拥有了财富,家财万贯,你就幸福了吗?不。财富是世界上高速旋转的搅拌机,一刻也不会让你宁静下来,你再也没有时间享受宁静安逸的幸福了。世界上,只有那一刻淡泊超然的心,只有那一份超越功名利禄的境界,才具有伟大的力量,让你真正走进澄明的幸福之境。

⑤一直把清高作为自己的修为方向,但从不把清高作为自己的标签。因为在我看来,清高是一种骨子里的优雅,是自己心灵的洁净,更是一种生命深处的雍容。当你身处贫困的时候,位置卑微的时候,如果你依然有自己心灵的坚守,依然气若幽兰,依然心静如水,这是真正的清高,因为,这样的处境,会逼迫着大多数人失去底线。所以,我一直敬重那些居于山林而坚守着心灵高地的超脱之士,像魏晋时代的阮籍和嵇康。

⑥最可怜的人,不是缺少财富的人,更不是职位卑微的人,而是没有格调的人。格调是困境中的助力,是深夜里的火把,是寒冷中的炭火,是孤寂时的相伴。每一种格调,都会为你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因为格调,你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其实,培养格调并没有什么秘密,所有的机缘,都是因为你的自省。没有格调,再优秀的人,也会与你擦肩而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下列两句名言,哪句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4.有人说:阅读是提升人生格调的最佳途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