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①关于唐赋的价值与地位,一向有“唐无赋”与“唐赋高峰...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①关于唐赋的价值与地位,一向有“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之说。两极之间,多有争议。这些争议,不无道理,也不无局限。这些局限往往与时代思潮和著述体例有关。随着思想的开放与唐以后赋研究的深入,重新估量唐赋的价值与地位,我们心气会更加平和,心态更加开放。

②唐赋的题材承旧而出新、因时而变。大唐开国,充溢着向上生长的力量,颂美王朝君国的作品为数不少,讽谏的成分也有所加强,士人的报国之志与不平之气在赋体创作中开始振发,君臣唱和的风气殊为显盛。到了盛唐时代,赋体创作已突破题材的拘束,达到无人、无物、无情、无事不可以入赋的程度。中唐因古、律之分而有所侧重,古体多见科考失意、贬谪愤懑、社会批判,律赋则多写礼乐刑政、典章制度、祥瑞献奉;命题出入经史,意在探究治乱、推行教化、颂赞君国。晚唐赋作,一面吊古伤今,一面讽时刺世,更多末世景象与情怀。

③赋经汉魏六朝,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唐人还是尽量在传统的题材上寻求突破并致力于新题材的开创,直到晚唐,赋的题材内容还在因时、因人而变,而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④唐代有散体大赋、骈赋、诗体赋、骚体赋等传统赋体,不仅集传统赋体之大成,而且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并留存有杰出的俗赋篇章。唐赋体裁不仅多样而且多变,赋体流动不居的品格在唐代展示得最为明显。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其中每类手法又自有其细致的技巧与演革的过程。

⑤唐代辞赋大家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汉世赋家,多为言语侍从之臣,身份类同俳优,魏晋文学自觉,激发了个体意识,不过赋家仍以高门士族居多。唐赋作家,身份既多,意识也更复杂。不同的身份意识影响及于赋作,形成不同视角与话语。

⑥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以后基本处于停滞。赋体演革的停滞让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而对于唐人来说,恰恰是一种幸运。唐赋因时代精神的影响与个体意识的彰显而形成了一定的风格;较之汉赋的雄霸夸饰与六朝赋的繁缛绮丽,唐赋康健朗畅,更可贵的是唐赋风格多元多貌,并有着时代与个人的特质。

注: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两种说法都毫无道理,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B. 随着思想的开放与赋研究的深入,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高于其他朝代。

C. 盛唐时代,赋体创作不受题材的限制,达到一切可写的都可以入赋的程度。

D. 晚唐时期赋的题材才开始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显现出丰富的生命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提出了在思想更加开放、研究更加深入的情况下须对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重新估量的问题。

B. 第②③段肯定了唐赋在题材上的突破及新题材的开创的贡献,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

C. 第⑤段从作家身份的角度论述了唐赋作者身份的不同及其对赋作所带来的影响。

D. 最后一段总结了唐赋的发展变化特点,得出了唐赋“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赋的体裁与题材一样,承旧而出新,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

B. 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可见唐赋的表现手法与以往也会有所不同。

C. 唐代辞赋大家打破了魏晋时期高门士族居多的状况,出现了各种身份的辞赋大家。

D. 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因此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从而造成赋体演革的停滞。

 

1.C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项“两种说法都毫无道理”理解错误,原文“不无道理”的意思是这些争议在当时都有自身的理由。B项“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高于其他朝代”于文无据。D项“晚唐时期赋的题材才开始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显现出丰富的生命意识”错误,原文是“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的生命意识”,所以“晚唐时期”错误。 2.试题分析:B项“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错误,在文章中没有依据。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项“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因此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从而造成赋体演革的停滞”属于强加因果的错误类型。从文章内容看,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与赋体演革的停滞之间无因果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 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参加和研制嫦娥二号卫星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嫦娥二号卫星终于在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

B. 如今“喜大普奔”“女汉子”这类流行语已遍布汉字的文化圈内,不但活跃在各大虚拟网站中,而且进入了报刊杂志。

C. 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方面,部分展会论坛过于奢华,三个报社的领导勤俭节约意识不强,铺张浪费现象比较突出。

D.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校安排学生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少于1小时,开展体育、文艺、歌舞、科普等社团活动。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      ,或者    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     ,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    过纸面,这样就是懂得草书了。

A. 顿挫缓急  凝重 波澜     B. 抑扬顿挫 凝重 波动 

C. 抑扬顿挫 厚重  波澜     D. 顿挫缓急 厚重  波动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繁琐(suǒ)      穿凿(záo)     亢(kàng)奋      莫名其妙

B. 晦(huì)暗      狡黠(xiá)     拮据(jū)        与日俱增

C. 羸(léi)弱      磕绊(bàn)     悲怆(chuàng)    迟疑不决

D. 滞(zhì)笨      恐吓(xià)     丘壑(hè)        自出新裁

 

查看答案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