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 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A 【解析】 试题分析:A把“不虚情假意”后面的句话改为分号。B把句号放入引号内。D“说啊、笑啊、哭啊”中的顿号应为逗号,“说啊、笑啊、哭啊”是并列的动词性短语。只有名词性的并列短语中间才能用顿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参加和研制嫦娥二号卫星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嫦娥二号卫星终于在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

B. 如今“喜大普奔”“女汉子”这类流行语已遍布汉字的文化圈内,不但活跃在各大虚拟网站中,而且进入了报刊杂志。

C. 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方面,部分展会论坛过于奢华,三个报社的领导勤俭节约意识不强,铺张浪费现象比较突出。

D.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校安排学生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少于1小时,开展体育、文艺、歌舞、科普等社团活动。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      ,或者    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     ,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    过纸面,这样就是懂得草书了。

A. 顿挫缓急  凝重 波澜     B. 抑扬顿挫 凝重 波动 

C. 抑扬顿挫 厚重  波澜     D. 顿挫缓急 厚重  波动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繁琐(suǒ)      穿凿(záo)     亢(kàng)奋      莫名其妙

B. 晦(huì)暗      狡黠(xiá)     拮据(jū)        与日俱增

C. 羸(léi)弱      磕绊(bàn)     悲怆(chuàng)    迟疑不决

D. 滞(zhì)笨      恐吓(xià)     丘壑(hè)        自出新裁

 

查看答案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咬牙”是一种修炼

向贤彪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          。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5日,有删改)

1.文章③~⑤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模仿第⑥段画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