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屋子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lì (  )在浓列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至。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颤lì ______    ______

(2)请用漂亮的正楷字将画直线的短语写在田字格内。

 

(3)用部首检字法查“舞”字: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

(4)选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

 

栗 xiǎng 安塞腰鼓 夕 11 列改为烈 至改为止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此题要注意“栗”的偏旁不要写错。(2)此题考查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此题要注意“塞”的结构要安排好。(3)此题考查的是学生查字典的能力。部首查字法指利用汉字的部首来查字,多用于知道字形、不知道读音和意思时。“舞”字的部首比较特殊,是“夕”,数笔画时应该除去部首部分。(4)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浓烈”指“浓重强烈”。“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放弃,有时是无奈的舍去,有时却是明智的选择。生活中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但有时却必须做出选择,如学习与娱乐之间,情感与理智之间,梦想与现实之间。都需要我们学会取舍。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以“学会放弃”或“放弃,是一种         的选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外公    吕不同

三年前,没上过一天学的外公,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拔掉鼻管,不理在床边跪成一排的三个舅舅的哀求,强行要求出院。

救护车把他送回家后,他坐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平静地交代完后事,把我叫到身旁说,不同,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好几年了,也没搞明白。

我摸出手机搜了一下肺心病,告诉他这病的全名叫什么,有哪些症状。我每说一个症状,他就嘿嘿笑着说,对对对,一点都没错。

我念完后,他又问,那这病最后把人“弄死”是因为什么?

我闻言鼻子一酸,不忍再念。

外公看着我说,孩子,念啊,这有什么关系。

我犹豫了一会儿说,多器官衰竭。

外公闻言点了点头,喃喃说了句:听起来好像很厉害。

沉默了一会儿,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对门门框上贴的春联对我说,你们年轻人现在还写对联吗?

我点点头说,也有人写。

外公扭头看我一眼,伸手叫我把他扶起来,然后叫外婆拿来眼镜和纸笔。一屋子人见状围了上来,还有人连忙搬来一张小桌子。

外公没有理会他们,戴上眼镜,弓着背,把本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手颤抖着,一笔一画写了一副对联:阴阳两隔哀思能抵,人间疾苦天府可消。

我看了后说,外公,这好像是……葬礼上才会用的。

外公取掉眼镜笑着说,对啊,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挽联。

一屋子人传阅这副对联时,外公又对我说,你看这个“消”字是用三点水旁的好还是用金字旁的“销”好?

我还没说话,他突然兴奋起来,叫外婆帮他把那本已经被翻烂的《新华字典》拿来。

拿到字典后,他先是用力地咳嗽了一下,然后扶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蘸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翻开字典,那郑重的样子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

他查了有十分钟。查到结果后他把纸拿回去,在“消”字上打了个叉,在旁边写了个“销”字。写完后,他端详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嗯,这就对了。

半小时后,他坐不住了,躺到了床上。

一个小时后,他喝了一小碗粥。

两个小时后,他开始胡言乱语。

四个小时后,说了几个简单的音节后,他的嘴轻轻合上,脑袋微歪,安详离世,享年81岁。

我其实不知道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只是那天我看着即将离世的外公坐在灰暗的光线下,弓着背,眯着眼,像完成一个仪式一样,虔诚地去搞清楚两个汉字之间的区别时,我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去想如何在他人生最后的时间去取悦他、安抚他。我只觉得全身的毛孔豁然张开,心里暖流涌动。

那一刻,我没觉得他是我的亲人、我的长辈,我只庆幸自己能看到一个面对死亡毫无畏惧、毫无恐慌,在人生的终点还充满求知欲的生命。

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在努力学习,但至少此时此刻,我还对未知的一切有着充足的兴趣,对那些不顾一切去探寻未知的人充满敬意。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都不可能参透生死和永恒,但终归,我还是想多知道一点,多看一点,把世事里灰色区域的面积尽量多挤压掉一点,                                。使之变得黑白分明,是非可见。

如果死亡是一面镜子,那我希望有朝一日,在面对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也能够像外公一样,不羞不愧,不怨不恼。

1.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外公临终前发生的几件事情,试补充概括文章情节。

强行出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请结合选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本文倒数第二段画横线处补写外公的形象。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如果没有那个人    刘墉

①小时候,夏天的傍晚,母亲常会做花椒油。先把麻油烧热了,再撒下一把花椒,拿锅铲用力压,噼噼啪啪地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闻到那香味,我就知道,爸爸要下班了。“醋熘冬瓜”是爸爸最爱吃的—清清淡淡的冬瓜汤,上面浮着一片花椒油,据说有消暑的功用。一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淡黄色的花椒油在灯光下反射出的图案,还有那黑色的花椒,不小心被咬到时的麻麻的味道。

②父亲在我九岁那年过世,不知道为什么,母亲就再也不做“醋熘冬瓜”了。只是,每到夏天的傍晚,我总想起那道菜,想了三十多年。有一天,我忍不住问她:“做一碗醋熘冬瓜好不好?”八十七岁的老母一怔:“什么醋熘冬瓜?”“就是你以前给爸爸常做的那种汤啊!”“那有什么好吃?”她把脸转过去,“早忘了!”

③多年前,住在湾边,屋后是树林,林间有一条小径,邻居老夫妇常在其中散步。“别往树林里扔东西,小心打到老人家!”我总是叮嘱儿子,因为很少有人去林子,儿子常拿树干当目标,往里面掷石子。“现在不会打到!”儿子照扔不误,还不服气的说,“谁不知道,他们五点才出来!”秋天的黄错,尤其是下雨的日子,树干都湿透了,一根根黑黑的;黄叶淋了雨,就愈黄得发艳了。两位老人缓缓走过,一双佝偻的身躯、两团银白的头发,还有那把花伞,给我一种特殊的感动。

④有一天,半夜听到救护车响,两位老人就只剩下老太太了。老太太还是自己开车出去买菜,呼朋唤友地开派对。只是总见她在门前走来走去,却再也不见不到她在树林里出现。有一天,我问她:“好久不到后面散步了?”“散步?”她摇摇头,“没意思!”

⑤自妻退休,就常在书房陪我。我写文章的时候,喜欢安静,她只好默默地整理账单、资料。怕她无聊,上次离家前,我特别拿了一本《鸿,三代中国的女人》交给她:“这本书写得不错,我走了,你可以看看。”她接过书,就开始读。我离家前两天,她一边陪我,一边看,居然已经看了三分之一,还发表评论,说:“写的很冷,但是感人,非常好看。”两个月之后,我回到纽约,走进书房,看到那本书。“觉得怎样?”我问她。“噢!还没看完。”“看了多少?”我翻了翻,翻到了一折角。“就看到那儿,大概三分之一吧!”她抬起头,“不陪你,书有什么好看呢?”

⑥一碗可口的醋熘冬瓜、一条幽幽的小径、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好看的书,如果没了那个人,就不再可口、不再可走、不再美丽、不再好看!

1.选文以“如果没有那个人”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意与日去,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请用“/”符号为下列句子标出朗读节奏。

(1)非 学 无 以 广 才                        (2)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1)静修身:                               

(2)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                               

(4)成枯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南轩松    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①南轩:轩原本指多宽的长廊,这里泛指当南的窗外。②柯叶:枝叶。③绵幂:指枝叶稠密而相覆之意。④潇洒:洒脱,无拘束。以此形容松树枝叶在清风中摆动的样子。⑤日夕:早晚。⑥何当:何时。

1.本诗首联中的一个“______”字,突出了松树的不同凡俗;颈联中一个“______”字,化静为动,将景物着上了迷人的色彩。

2.试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尾联“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