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 ①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

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

①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中“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

②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在人前过得光鲜亮丽,还嫌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

③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可是,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富养”早己被人误读,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

④之前去四川支教时,见到一个现象:支教的那个班级里,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见孩子一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们给孩子买最新的iPad,每个月给他们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结果呢,这些孩子却花大量时间用iPad看小说、玩游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他们在物质上贫乏吗?比起周围的孩子,他们的物质条件算是好的,但有了基本的物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他们仍然缺乏眼界和知识。

⑤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获得的。家长们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孩子。

⑥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的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她的诗词沉淀,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

⑦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面,双门洞的孩子都是“富养”长大的,他们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父母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爱……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穷兮兮的精致,以及好强。虽然生活很清苦,但大家在一起比什么都开心。

⑧给孩子很多爱,他才会明白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也许贫困的家庭会让他们过早地感受到成人世界的不易,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父母,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⑨富养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富人生活的想象,而是教会孩子在生活的苦难面前竖强、坚韧;体贴父母的不易,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付出改变不如意的现状。让他们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长、意志的坚强,以及勇气的磨炼,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⑩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所以,“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为了避免“寒门养贵子”的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想怎么做。

 

1.示例:富养要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或“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 2.示例:从生活现象说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论题。 3.示例: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家长应该在精神上富养孩子的观点,进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4.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通篇阅读,整体把握,理解内容后再从文章中找寻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文章结尾一段的“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一句作为答案。 2.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引出本文论题的作用。同时从生活现象说起,也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3.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的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明显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中心论点服务的。 4.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理解“寒门养贵子”的危害,并能联系实际写出杜绝“寒门养贵子”现象的具体做法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会飞的火车

①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火车都是有轮子的,但也有一种会“飞”的火车,它不需要轮子就可以在轨道上行进,这就是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明者是海曼·肯佩尔。

②海曼·肯佩尔出生在位于德国与荷兰边境的下萨克森州的一个小镇拉腾。一天,肯佩尔异想天开,希望火车也可以像天上的飞机一样,没有轮子就能够飞行于地面之上。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钻研电学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从电磁铁的特性中获得了灵感。

③大家都非常熟悉磁铁,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如果是电磁铁,断开电源,铁芯由于没有了电流立即去磁,肯佩尔想,如果把很多电磁铁装在火车上及地面的轨道上,这样火车就会因为它们产生相互排斥的力量而悬浮起来,如果再找到可以令悬浮的火车前进的方法,那火车就可以抛开轮子了,而且这样的行驶速度会远远大于普通火车。

④因此,肯佩尔开始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创造高速火车模型。他把发动机的部件——转子(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由转轴、转子铁芯、转子绕组、风扇等部分组成)和定子线圈(定子是电动机的不动部分,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等构成)平铺在地面上,并且让10万赫兹的振荡电流通过它,果然和预想的一样,电磁力使火车模型悬浮了起来。1934年,肯佩尔申请并获得了磁悬浮列车专利。

⑤1969年,第一台磁悬浮列车在德国研制成功。

⑥1974年,日本研制出小型碰悬浮列车,并于1985年在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上进行现场表演,总计约有11万人次试乘。

⑦1994年,世界上第一条从柏林到汉堡的磁悬浮列车铁路正式开始动工修建。运行于其上的列车速度快于高速列车2/3,而票价则与高速列车相差无几。

⑧我国已经在上海至杭州建造了一条磁悬浮铁路,全长170千米,列车速度可达500千米/小时。乘客乖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

⑨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如今,它正期着超导磁悬浮列车和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方向发展。超导磁悬浮列车用的是没有电阻的超导电磁线圈,即使经过很长时间,电流量也不会衰减,又进一步提高了列车速度。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是设想修建一条长距离被抽成真空的地铁隧道,由于运行中几乎没有空气阻力,列车速度可达2.3万千米/小时。当理想变成现实以后,磁悬浮列车便会真的飞起来。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2018年3月版)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2.文章第⑦段画线句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中的“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4.你想象的未来交通是什么样的?请将你的设想与大家分享。

 

查看答案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曹:辈,等。  ②旌:表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入则无法家士   _______   (2)内侍请上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3.(乙)文中的____________(原文)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__主旨句异曲同工。(乙)文中的“上”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文,回答下面小题。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将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日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往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写出与之相似的两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中,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作为家庭成员,请你拟写三条家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庭会议后,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无视家规,你将如何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走近名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B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       ”。

(1)语段A中的文字选自《_______》。作者现身说法,教导文中的“你”做一个“_______”的艺术家。

(2)语段B中《昆虫记》被誉为“_____”。在这本书中,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_______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