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一)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嚢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到达;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

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耳边响起               

 

参考例文 出发 前方的路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自己投降。人生的帆,不怕狂风巨浪,只怕自己没胆量。有路就大胆去走,有梦就大胆飞翔。要知道逆风的方向才适合飞翔,每一个险恶的梦都会有浪花绽放。前行的路会有意想不到到的荆棘,坎坷,磨难,但那又怎么样,拾起一片辉煌,带着挫折重新出发! 我说过,旅途漫漫,白驹过隙,带着挫折出发,去发现一路上的风景。 “你看看,你看看,难题我就不说你了,这个简单的计算题怎么也能错呢?还有这个题……”班主任一边指着试卷,一边用那苍老的手敲打着我的头。显然,一个倒数的名次又落在我的身上了,回到座位后,强忍的泪水始终还是止不住,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哗哗直落课桌。脑海里回忆着昨日妈妈半夜煮的牛奶与鸡蛋,还有那早上温柔的叮咛,心中所有的歉意与愧疚随着泪水一涌而出。“我……我怎么面对妈妈,她对我的期望是那么的大,我真的是……哎”拿着手中的试卷不停哽咽着。 回到家后,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做好了甜点在家等我,“回来啦,考试顺利吗?来,先吃点东西吧。”我有气无力的坐在了沙发上,望着这些甜点,更是愧疚不已,眼睛再一次被湿润。“我……我又是倒数了,妈,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啊,怎么会呢,你这么努力了还怎么会是倒数了呢,您不是做了很多资料嘛?”“我也不知道啊。”我再一次哽咽了起来,却久久回答不了,是啊,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空气似乎在这一刻被凝结了起来,我便再也不像从前一般背着书奋斗到凌晨十二点了,便直接进入了房间入睡了。我看见妈妈坐在那里,满眼惆怅,一声叹息声就足以表明她对我是多么失望了。 半夜了,房间传来了一阵阵声音,我惶恐地把灯打开,看见一个面黄的人在翻我的书包,仔细一看,是妈妈。“妈,你在干嘛啊,怎么还不睡觉啊……”我揉了揉眼睛,灯光显得格外刺眼。“你先睡吧,我找找你的试卷,看你到底是哪里没掌握,不然以后问题就这样积累下来岂不是越来越多,好了,你也别睡了,跟我分析一下试卷。眼见这妈妈从我的书包里翻出一张又一张挂满红叉的试卷,心中自是惊恐不已。 “看,这个简单的题怎么也错了,连妈妈我也做的来,你到底是怎么了……”我低垂着头,“看你这不认真的态度,怎么能得高分呢……”因为妈妈的影响,我从来没有如此仔细地把一张试卷从头到尾的看得怎么仔细了。才发现我做题时是那么骄傲,以至于许多细节都没注意,那么粗心以至于简单的题都做错了。才发现我原来有这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第二天早晨,捂着妈妈煮的热鸡蛋,带着昨天的挫折出发了,在旅途中我不断改善自己。 我说过,时光荏苒,华夏东路,带着挫折出发,去装饰一个残缺的自己。 【解析】 (1)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汉典》里对“出发”的解释有两个:离开原地到别处去;从某一方面着眼。后者不好入题,只能从前者开拓。但也要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动身”或“出行”。一般说来,“出发”的目的性更强,意义更大,所以要重点写出事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围绕“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如何出发”等等,往往可以挖掘出事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美国诗人艾略特有这样的诗句:我们叫做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这里的“出发”就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这样思考,题目的开放性更强,切入的角度更广,也消释了命题作文的某些局限性。据此分析选择角度作文即可。 (2)该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使用一些夸张或者联想手法,写一些离我们生活较远的事件。题目“耳边响起 ”中,能够经常在耳边响起的一定是给自己印象深刻的、有深远影响的话语,或者是“感动的叮咛、启迪的话语”;或者是“意味深长的嘱托、有深远影响的话”。这些声音或者带给你温暖,或者带给你心灵的震撼,或者让你感动,或者改变你的思想。总之,这个声音对你应该有不同的意义。整篇文章要以记叙为主,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带点笑容

罗兰

①一位台大工学院的教授曾经在闲谈中对我说,他每次上课(特别是给新生上课),一定面带笑容。他不但面笑容,而且尽量用说笑话的方式来讲话,使得满室笑声不绝。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消除一般学生对理工科目的畏惧心理。

②“剥下科学严肃、冷硬、令人生畏的外衣,显出它内在的、原有的、真正的趣味和美感!”这是这位名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宗旨。

③他说,本来科学是非常美妙、非常有趣的一种东西,可惜当初真正“通”的人太少,以致因为他们的不通,而不能把科学的真正面目很轻易地传授与人,而使科学蒙受了冤屈,成了深奥难解、令人不敢接近的东西。

④笑容是消除隔膜的媒介。我一向畏惧数理科学,相信这就是因为它们最初和我见面时,没有“面带笑容”的缘故。由此想来,文学、艺术、音乐之使人乐于接近,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

   A   

⑤笑容还是增进感情的媒介。笑容好比机器上的润滑油,可以减轻摩擦,使齿轮与齿轮之问的运转灵活,又犹如桌椅脚下的胶垫,可以缓和锐角,增加彼此之间的和睦与协调。

   B     

⑥当我和朋友在谈话之间,偶尔意见友生冲突时,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消灭争执而又不伤和气的办法。

⑦而且我更相信,即使在你争却或抗议的时候,如果你仍能使自己面上点笑容,这争辩抗议也会很容易地变成了提醒与解释。减少了对方的敌意和反感,增加了胜利的机会。

⑧笑容不但能表现在面貌上,而且能表现在      里。

⑨也许我是因为职业的关系,做播音员做久了,对声音特别敏感。有好几次,接听电话时,因为对方声音里缺少笑容,被我误认为他很忙,或一面打电话,一面为办公桌上的公事在发烦,使我不敢和他多谈下去。而当我草草结束谈话,请他快去忙公事的时候,他才惊奇地问我:“为什么这样匆促?你不是有事要商量吗?”

⑩我这才知道,他并不忙,也没有为公事发烦,他只是以为我看不见他的表情,因此省掉了笑容而已。

⑪还有一次,一位很熟的朋友,因为她在电话里的声音没有笑容,而使我以为她在生气。等我向她问罪的时候,她才连忙解释,并没有生气,也并没有不欢迎我的电话。后来,她才恍然想起,说:“哦!对了我没有带上一点笑容。”

⑫笑容虽是脸上的事,但表情确乎会影响声音。当你带点笑容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必定有点喜气。当你皱起眉头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不耐烦。当你拿起电话听筒,脸上毫无表情地问上一句:“喂!你是哪位!”对方听来,准觉得你是陌生和疏远的。而假如对方通上名来之后,你还不能用笑容表示一点欢迎与惊喜之情的话,你的朋友就难免以为他的电话对你是一种无礼的打扰,而急于想要把电话挂断了!

⑬生活虽然有它严肃的一面,但如果作懂得使这严肃的人生带上一点笑容,那么,那严肃的一面也就会交成音乐与诗章了。那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

(选自《罗兰小语》,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台大教授上课面带笑容,只是为了消除他与学生之间的隔膜。

B. 第⑤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把“笑容”比作“润滑油”“胶垫”,论证形象生动。

C. “带点笑容”和“皱起眉头”表现在声音上是不同的。

D. 严肃的人生因带上笑容而变成音乐和诗章,那一定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2.下面这段话出自原文,你认为是放在上文的A处还是B处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以前小学生的算术教科书上,把2画作一只游水的鸭子,把6画成一个汤匙,把7画成一把伞柄……这正与国语的开始用诗歌体,慢慢才归纳到文法,音乐开始用唱游,慢慢才演绎出乐理相似。

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笑容”的含义。

(1)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

(2)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

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文章认为,笑容在生活中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2)结合上下文,在第⑧段空白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使文章论述完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陶渊明字光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①偃卧瘠馁:卧床挨饿。②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③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博学善文(属:写)

B. 州召主簿不(就:赴任)

C. 以为彭泽令(以为:认为)

D. 便客(语:告诉)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贤者处此/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B.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C.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D.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页是(   )

A. 选文塑造了陶渊明自由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高洁的人格。

B. 陶渊明已卧床挨饿多日,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他粮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济的馈赠。

C. 陶渊明不愿束带迎接督邮,当日辞官,体现了他“不汲汲于富贵”的品质。

D. 陶渊明嗜酒。亲朋无论穷富,都会设酒招待他,而陶渊明逢酒必醉。

4.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查看答案

(题文)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提困难,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杜甫《望岳》)

(6)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用鹤的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刘禹锡《秋词》)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积累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呲着牙,哆嗦的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儿,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

“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放光。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母亲从桌子旁站起来,慢慢地走到窗口,背转身去不看大家。

(1)选文选自小说《_________》,该小说与《________》、《我的大学》一起构成自传体三部曲,作者是_________

(2)选文叙述_________(小说人物名)刚来到外祖父家时所目睹的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的情景。

 

查看答案

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工程是一辆双刃剑:  ①    。但设计合理、创意新颖的工程外观,不仅不是环境的破坏,反而是环境的美化。   ②     。景观的构成,一是景,一是观。景有自然之景,也有人工之景。而观,也不仅仅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感觉,它涉及诸多的人文因素,实际上它指的是人类的文明。

A. ①一方面,它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②这就需要我们化工程为景观。

B. ①一方面,它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②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工程外观。

C. ①一方面,它是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它又是环境建设。②这就需要我们化工程为景观。

D. ①一方面,它是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它又是环境建设。②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工程外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