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阕描写了边塞秋景突出一个_____”字。

2.“悲愁”是中国古代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可以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所表现的_________ ;也可以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所表现的羁旅乡愁;还可以是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中表现的_________

 

1.异 2.①边关将士功业未立,归家无期之愁②夕阳西下③断肠人在天涯④随风直到夜郎西⑤离别之愁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所以上阕描写的边塞秋景,突出一个 “异”字。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的能力。解答时联系诗句的意思来思考。“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饮一杯陈酒思念着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山上还没有刻上平胡的功绩,何时可以回归家乡无法预计”,表现了边关将士功业未立,归家无期之愁。《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表现的是离别之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凄凄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查看答案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名亭文化、名楼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为此初三(2)班开展了以“走近中国的名亭与名楼”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整理并撰写的资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古建筑,亭台楼阁,飞檐青,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精致雅韵又不失大气磅礴。

②亭者,(    )也,意为旅途休息之所,迎宾送客之地。亭,四面临风,轻巧玲珑。许多名山好水、园林胜迹,都离不开亭的点缀,故有“园林之眼”的美称。在高处筑亭,           ;在山脚边筑亭,以衬托山势的高耸;在临水处筑亭,          ;在林木深处筑亭,              。“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一座空亭,就是盛放在天地间的一眼空灵、通透的泉。

③楼者,重屋也。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尽管其高度,还是面积,都居于三大名楼之首。黄鹤楼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令人叹为观止。岳阳楼是三大名楼中唯一的纯木结构建筑,所有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凭山水以传”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早已赋予这“三大名楼”以非凡的品格和神韵。黄鹤楼仙风道骨,旷放飘逸,多有“仙气”;滕王阁瑰伟绝特,神采飞扬,颇具“灵气”;岳阳楼堂堂正正,典重端方,最称“浩气”。这仙气、灵气、浩气充于天地,棉亘于古今,相互融汇,交相辉映,凝成三大名楼的风神气韵。

④ 一隅翩然若飞的古亭,一处巧夺天工的楼阁,它们既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建筑文化,也饱含了中国文化对自然、对人生、对自我的叩问与思索。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sè)      “字的第四笔是

B.(sāi)     “字的第四笔是

C.(sāi)     “字的第四笔是

D.(sè)      “字的第四笔是

(2)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亭”字有同学对其作了如下判断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_____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A. 第一幅是草书,其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

B. 第二幅是楷书,其笔画横轻竖重,方正端庄

C. 第三幅是篆书,其用笔平稳,字形扁平,蚕头雁尾尤其突出。

D. 第四幅是行书,其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3)汉字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丰厚的哲理。如:“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再如:“海”,大海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可以包容“每”一滴“水”。根据文意,文中括号里应填__(限一个字),这个字给你的启示是__

(4)根据语意,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甲)取得倒影成趣的效果   (乙)则平添含蓄的情趣    (丙)可供游人统览全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5)段文字中有一个字书写出现错误,有一个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

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面文字中提到黄鹤楼有“仙气”,岳阳楼有“浩气”,请你任选一座楼并结合学过的古诗文中的语句简述这样评价它的原因。

(7)安徽滁州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被称为中国古代

“四大名亭”。凡亭台皆有千古楹联题记,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有关“四大名亭”的楹联

请你任选一副判断它属于哪座名亭的对联,并说明理由。

A.云里帝城双凤阙  雨中春树万人家     B .平添枫叶三分艳  难写江天一叶秋

C.酒冽泉香招客饮  山光水色入樽来     D .波涌湖光远   山催水色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两人想体验登上泰山之巅的感觉,于是相约一起去爬泰山。第二天清晨,二人便来到泰山脚下,开始一天的旅程。走到半山腰时,其中一人由于体力不支便停了下来了,他对他的伙伴说:“你往上爬吧,我就在这等你。”夕阳落山时,伙伴下来了说道:“真遗憾,你没爬到山顶,你不知道站在泰山山顶是多么美妙。”半路停下来的人说:“真遗憾!你没在山腰逗留,你不知道泰山的景色多么迷人。”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一说天宝年间,李白被逐出长安,到金陵游历时写下此诗。②三山:山名,在南京市长江边。③一水:指秦淮河。

1.颔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写的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遗迹。

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丰富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空图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图,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

图本居中修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

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俄而凝法贬商州(由……而获罪)    B. 于观察使卢渥(通“嘱”,叮嘱)

C. 不获,又还河中(跟从)    D. 唐兴节士文人(图画)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

B. 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

C. 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

D. 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①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

②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

4.司空图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评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