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甲)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右溪记 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园林。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以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敧嵌(qī 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都邑:都会城镇。俾(bǐ):使。

1.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

则 宜 逸 民 退 士 之 所 游 处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天下独____          (2)互相轩邈_____

(3)皆怪石___           (4)示来者_____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泠泠     ②一鼓    B. ①故虽有马    ②不可

C. 予观夫巴陵  ②则可为都邑之    D. ①亭亭净      ②松与桂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以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5.两篇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两位作者怎样相似的情感和志趣?

 

1.则 宜/逸 民 退 士/之 所 游 处 2.绝妙向远处和高处伸展全、都彰显、显扬 3.C 4.(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2)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便命名为“右溪”。 5.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解析】甲文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 年代:南朝梁 乙文选自:《右溪记》 作者:元结 年代:唐 甲文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乙文译文: 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又种植了松树、桂树,还铺植保护坡岸的香茅,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为“右溪”。把这篇铭文刻在石头上,让来者看。 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彰:彰显、显扬。 3.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意思都是“美好”。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发出/振作。C:名贵/说出。D:树立/种植。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我们学过她的文章有《荷叶·母亲》《观舞记》《谈生命》。

B.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孟子,名轲,春秋时期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C. 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

D.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他的作品《格列佛游记》想象奇异,讽刺辛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阅读求知若一味追求省事的话,大脑沟回会变浅的。因此,给阅读做好加减法,势在必行。

加什么呢?增加深阅读的比例。其实,用什么阅读不是核心,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在乎书的形式的,不管是印在纸上,还是A(   )在手机屏幕上,只要它还是《论语》。电子化不一定让阅读变浅,关键是所读文本不浅。抱着纸书看穿越小说,跟捧着手机看人文经典,收获能一样吗?

减什么呢?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虽然不必尽除,但起码别一看《孙子兵法》就想着怎么拿它赚钱。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就是针对我们太奔着实用而去、碎片化B(  )信息的时弊。多看无用之书,方成大用,这也是辩证法。

(1)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映射  投射    撷取  截取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zèng)恨     (yīn)蔽     遍稽群(jí)       (jǐng)受戮

B. (chàng)伤    (xuè)     令人作(ōu)       (huì)人不倦

C. (zèng)亮     (jìng)    (jiǒng)乎不同    芸芸(yún)众生

D. (qiān)     (yè)      (guō)不舍      (cāng)海桑田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6)诚宜开张圣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7)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写作

请以“有你相伴,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