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写作 请以“有你相伴,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 ...

写作

请以“有你相伴,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有你相伴,真好 春去秋来,一年又是一年。花开了又谢,鸟飞了又来。母亲,感谢你陪伴着我走过了13年。有你相伴,真好,冬天也依旧温暖。 在初中这个新的起点上,我本以为会如同五月灿烂的阳光一样灿烂、美好而轻松。可事与愿违。成绩不理想、作业枯燥而繁琐-------这一系列令人大不为快的事使我心烦意乱,彻夜难眠。一天晚上,我正坐在床上看书,想用书中精彩的故事把我的注意力从烦恼中移开。可书中第一篇文章就是讲学校里发生的倒霉是儿的,竟与我有几分相似。我深有同感。便递给母亲看,母亲变看边说:“对了,你怎么不说说你学校里的事情?”“哦,没什么新鲜事儿好说,”我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了。母亲抚了抚我的头,用一种世事洞明的平静口气对我说:“没事的,把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吧。”我先是顿了一下,而后又鼓起了勇气,一口气把事情全盘托出。我越说越气越填胸,就像大海从波光粼粼到汹涌澎湃一般。说完后,静了下来,连我和母亲的呼吸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过了一会儿,当我的心再一次恢复到波光粼粼时,母亲点了点头,问了一句:“现在好点了吗?”我愣住了呆在那儿,一动不动了。母亲轻轻叹了一口气,放下书,说:“其实这些事是必然会发生的,我们做的应该是面对。就像路边的石子儿一样,你要是一路走一路捡,会被累死咋路边;你要是把它放下去,就能轻松地走完这条路。”我点了点头。后来的几天,心情很好。母亲,有你相伴真好。 月考之前,我周末在家里拼命复习,一门又一门,就像无数的冰雹,把我打的抱头鼠窜------想着想着,就困了。摇了摇头,清醒了一点。继续复习。过了一会儿,时针悄悄地指向了十点。母亲走到我的房间,叫我睡觉,我说:“不用了,再背一会儿好了。”母亲摇了摇头,走了。不久,我变进入了梦乡------“嗯?”睁开朦胧的双眼,发现身上多了一条外套。双眼湿了,渐渐地模糊了------母亲,有你相伴,冬天也依旧温暖, 一年又一年,整整13年。母亲,有你相伴,真好。 【解析】试题分析:“有你相伴,真好”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题目是“有你相伴,真好”,其中的关键词语是“陪伴”,这里的“陪伴”也可以理解为影响、体会,也就是在某人或者某物的影响下,自己的想法或者做法改变了。题目里还有一个关键词“你”。“你”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也可以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也可以是一种情感,如父爱、母爱、友谊等;还可以是物,如诗歌、词、书籍、玩具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枯萎的蒲公英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2.说说文章第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3.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5.文章最后两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加点字翻译

(1)教以字:               (2) 抄录未:           

(3)因而抄录:             (4) 读书是务:

2.下列选项中与“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的“之”用法一致的是  (    )

A.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 久之,目似瞑。

C. 之南都,入学舍。    D. 康肃笑而遣之。

3.句子翻译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4.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与赏析

折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景物?

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最后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张侦探给洗劫了。

B.《骆驼祥子》中祥子偷来三匹骆驼卖了45个大洋,“骆驼祥子”的外号在祥子卖了骆驼之后起的。

C.祥子在曹太太家的生活吃得饱、有间宽绰的屋子、饭食不苦、主人对他不错。

D.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⑵简答题

“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敢!”

此段话是________说的?从中可以看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 一声声的问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礼物,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D.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