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论真性情 周国平 ①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论真性情

周国平

①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②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③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④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如果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

 ⑤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2.简要论述本文的论证层次。

3.一个人出于利益做事情,会有怎样的后果?

4.第④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联系全文,说说你认为怎样做,才能“生活的有趣”?

 

1.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或:出于真性情做事),才会活得有意思。 2.首先用自己的人生观引出本文论题——真性情;其次以园丁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证了“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的论点;然后举健将为名利比赛的例子与出于真性情做事相比,论证了“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这一分论点;最后总结强调出于兴趣做事才会活得有趣。 3.内心空虚;茫然若失,没有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4.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举运动员出于利益而比赛,与出于真性情做事情对比,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有出于真性情做事才会活得有意思的观点。 5.不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关注灵魂,并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意近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首先用自己的人生观引出本文论题——真性情;其次以园丁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证了“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的论点;然后举健将为名利比赛的例子与出于真性情做事相比,论证了“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这一分论点;最后总结强调出于兴趣做事才会活得有趣。 3.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一个人出于利益做事情,会内心空虚;茫然若失,没有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4.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作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文章第④段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有出于真性情做事才会活得有意思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

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之?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解释加点词语。

若潜以来_____________   师以袭远_____________   文王之所风雨也____________   不可_____________

2.断句

入 险 而 脱 又 不 能 谋 能 无 败 乎

3.选出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潜师以来             止印三二本

B. 行千里,其谁不知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C. 公使之曰             太守

D. 怀乡,忧谗畏讥     若潜师以来,可得也。

4.翻译: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5.根据选文内容,具体分析秦穆公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2.赏析颔联中的“溅”“惊”两个字。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1)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说保尔他们为什么要筑路?筑路者面临哪些困难?

(2)阅读《水浒传》,简述“私放晁盖”的情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心中有泉的人,一生都在用心泉浇灌真善美之花。他们为人类留下了生机勃勃的精神的清泉,屈子字字珠jī            的楚辞;李白气慨奇伟的诗歌;东坡闳肆奔放的散文……这些历尽磨难的艺术家以精神的清泉赋于人类文明以尊严与高贵。这些源于高贵心灵的精神清泉,汩汩流进我的心灵,源源不断地渗入我的肌肤与内脏,在我的血管里流淌。它洗去我肺腑中的浑浊,还我以洁净                      它扑灭我脾脏里的躁火,还我以平和。它疏通血脉,打通经络,以便我更和谐灵敏地感应大地与天宇的生命潮xī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划波浪线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加以改正。

(3)仿照画横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情节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保尔在神父家里等着补考的时候,把一小撮烟末儿撒在神父厨房里预备做复活节面包的面团上。

B. 阿寥沙三岁患霍乱,他父亲马克西姆看护他,不幸染病身亡,他只好随母亲回到外祖父家。

C. 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鲨鱼,但这鱼实在太大,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马林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D. 鲁滨逊在海边解救了一位遭哗变、被流放的船长,并帮助他夺回大船,船长为了报答他就把他送回了英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