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注释:馀衣,别的衣服                              

——冯梦龙《古今谭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以此自(夸耀)    B. 但微之(点头)

C. 觉其故(深沉)    D. 以归(背,扛)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B. 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C. 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D. 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4.卖油翁对待陈尧咨与唐临、阳城对待家僮家奴的态度,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C 2.B 3.(卖油翁)接着说:“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4..示例①:我赞同卖油翁的做法,也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卖油翁循循善诱,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力劝服陈尧咨,使其心服口服。唐临、阳城二人为人宽厚,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 示例②:我赞同卖油翁的做法,但是我不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卖油翁循循善诱,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力劝服陈尧咨,使其心服口服。但是唐临、阳城二人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姑息养奸,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 【解析】(甲)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乙)选自《古今谭概》 作者:冯梦龙 年代:明 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唐临性情宽厚仁慈,很宽容。曾经准备去吊丧,让童仆回家去拿白衣服,童仆误拿了别的衣服,害怕得不敢进来。唐临觉察到了这件事,对他说:“今天肠胃不适,不适合悲伤哭泣,先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又曾经让人煮药,煮坏了。唐临暗地觉察到了其中的原因,于是对他说:“今天天气阴暗,不适合吃药,可以把药扔掉。”唐临最终没有张扬童仆的过错。 阳城曾经断粮,派遣奴仆去买米。奴仆用米换酒,醉卧在路上。阳城去接他,他还没醒,就把他背回家。等到奴仆睡醒了,向阳城谢罪。阳城说:“天寒冷喝酒,有什么害处呢?”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C项“潜觉其故”中“潜”意思是“暗地里”。 2.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天肠胃不适,不适合悲伤哭泣,先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据此分析B项正确。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他”意思是“别的”,“惟”是“只”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别样的礼物

①从小到大收过许多礼物,当时会喜上眉梢,也会把玩上数日,随后往往置于一隅,任其蒙尘。唯有那份礼物,因其特别,久久地珍藏于内心深处,常常会在某个阳光满地、温馨满怀的日子里不经意间被我想起。

②那是登上讲台的第二年,工作的热情还在渐渐升温,课堂、学生将我每天的日程表填得满满的。这种快节奏的紧张生活,让我的身体又处在了低潮状态,我发着低烧,浑身软绵绵的,无力说话,也不想吃东西。看样子是去不成学校了,只好安心地睡一觉,养养神明天再说。

③门外突然响起了嘈杂声,接着好像是父亲和什么人说话的声音,然后父亲就进来喊我起床,告诉我学生们来看我了。我睁开蒙胧的睡眼,问父亲钟点,才发觉竞昏昏沉沉地睡到黄昏。我刚想下地,学生们就拥了进来,一个、两个、三个……挤了满满一屋子。

④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着我的病情,劝慰我好好休息;我也询问着他们的功课和这一天班级里的情况。

⑤这时,我注意到班长向大家使了个眼色,孩子们纷纷开始翻再书包,然后变戏法似地找出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迫不及待地递到我的手中。原来是孩子们为我精心准备的礼物:有我喜欢看的书、精致的八音盒、漂亮的发夹、还有红红的苹果、甜甜的蜜橘……刹那间我的被子上堆满了礼物,我被五彩缤纷的礼物簇拥着。我的鼻子一酸,眼泪静静地落下来。这些和我相识仅仅半年的孩子们用他们质朴的行为打动着我、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被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我一时语塞,任泪水不断地流下来。

⑥“小岩,你还没给老师送礼物呢!”听到问学的提醒,一个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孩子慢慢靠近我的床边。

⑦噢,是他!这足个家境窘迫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靠爷爷奶奶拉扯着。平日里,班级搞什么活动,他都不参加,他怕拿不出钱来,怕同学笑话他。说实在的,看到他能来我很意外。

⑧他怯怯地站在我的床边,脸已开始泛红,似是鼓了很大勇气,小声说道:“老师,我没钱买礼物,我送您一个祝福作礼物,行吗?”说完,他注视着我的眼睛,那眼睛里有亮亮的光在闪动,像是蓄着一泓秋水,那样清澈透明,看着这个平时总是寂然无声,温顺得像只小绵羊的孩子,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⑨“老师,祝您健康!”他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祝福,然后羞涩地低下头去。啊!多么别样的礼物!多么真挚的关怀!似一捧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谁能说他的礼物不名一文?谁能嘲笑他用语言表达祝福的心不够坦诚?他的礼物不正是古人“千里送鹅毛,               ”的最好诠释吗?在世俗面前,这礼物多么超然,多么独特,多么价值不菲!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如此强烈,带给我的感动是如此撼动我的心!我拉过他的手,将他的手紧紧地握在我的手里……

⑩岁月流逝,步履匆匆,让人淡漠了许多往事、许多心境、许多朋友,年过半百的我,站在岁月的门槛上,淘尽了生活的尘粒,对过往的生活竟深深地起了再回首的眷念之意。看着散落在柜子里的一些礼物,突然想清点一下自己的心情了,于是“老师,祝您健康”这句祝福语又一次漫上心头。

(原文有改动)

1.请在第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2.请给第⑨划线句俗语填上后半句 。

千里送鹅毛,_______________

3.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4.选文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5.选文第⑨段划线句“似一捧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选文第⑦段运用了插叙,有什么作用?

7.小岩毕业时,“我”作为老师,曾为他写过一段临别赠言,表达了对他的感激和祝福之意。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以“我”的口吻写出这段赠言。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与表达

近期,学校将举办一场需要全体师生参与的名为“与经典对焦,与大师对话!——我们都是朗读者”的主题活动。你可以在以下两个任务中,任意选择一项完成。

A.请撰写一段《朗读者》活动开幕式的开幕词(50字以上)。

B.选择一篇你想要在活动中进行朗读的名家作品,写出篇名、作者名并阐述其原因(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题文)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文学常识填空

“伟大”和“平凡”无疑是两个看似对立实则亲密的孪生儿。在战争年代,光未然用组诗《__________》来激发中华儿女的激情澎湃;在峥嵘的建国历程中,物理学家______用他真情的笔触展现邓稼先“许身壮国威,只手撑天空”伟岸形象;而在琐细的日常生活里, 我们还可以从作家杨绛笔下的小人物______身上体味底层社会劳动人民“寓居在平凡的躯体里伟大的灵魂”。

(2)名著阅读填空

A.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B.他哼了一声,没法子!他知道娶来一位母夜叉,可是这个夜叉会做饭,会收拾屋子,会骂他也会帮助他,教他怎样也不是味儿!他吃开了馒头。饭食的确是比平日的可口,热火;可是吃着不香,嘴里嚼着,心里觉不出平日狼吞虎咽的那种痛快,他吃不出汗来。

上面语段选自作家老舍的代表小说__________。语段中加点字“她”指的是_________,结合上述语段和原著,可见她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女人。

 

查看答案

古诗词填空。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日长睡起无情思,___________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4)自然之景总能使诗人生发各种联想,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言 “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同是晚春时节,苏轼欣喜于河边美景,吟诵出“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之句;韩愈却钟情于柳絮,只道是“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飞雪”。同是夜晚,王维以明月为伴,与自然对话,写下了“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而李白则因曲生情,转思故乡,感慨于“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B. 《最后一课》由于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艺术手法,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C. 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D.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