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未,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

小小的书架成了!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就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开。放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家里也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使如此,它都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架陪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划线句作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拨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1.“我”在老师家看到书架爸爸给“我”做了一个书架。 2.“笑意”表现妈妈对“我”对如此爱书(书架)的高兴;对“我”以字典作“书架”表示赞赏;从“光泽”看出妈妈因为“我”聪慧和爱书而对“我”的将来有了期盼。 3.“看见了,看见了”运用反复的修辞,强化了“我”的想象和期待。“款款而来”赋予“小书架”人的情态和动作,写出了“我”即将拥有书架的喜悦。 4.示例:陪伴我的是台灯。从小陪伴我看书、写作业,像我的朋友。在我成功时,分享我的快乐;在我沮丧时,给予我力量。 【解析】 1.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根据已给出的事件找到相对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根据第三、四段的内容可将第一空填写为“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根据第十一至十六段的内容可将第三空填写为“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解答此题要根据前后事件以及句子内容来分析。妈妈是在听了我自制的“小书架”之后有了这样的表现,表现出妈妈在听了我的描述后,明白了我对书的喜爱,她为我的爱读书而自豪,但想到家庭条件差无法满足我的小小要求而内疚,所以眼里有了泪花。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题目要求写出两条批注,则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赏析。结合句子内容来看,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使用了虚写的方法,都为表现我希望得到“书架”的迫切心情。从这两个角度分别赏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②,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③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涉:趟水,步行过河  ③道:指规律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①自_________   ②________

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亦以此自矜   自夸    B. 之  斜着眼睛看    C. 与水居  一天    D. 见舟而之  害怕

3.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我校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设计方案】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信息】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探究出主要信息。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永恒追求。坚持唯物史观,不管历史条件发生什么变化,凡是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都应得到尊敬,受到颂扬,被人民牢记,由文艺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爱国主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填写句子。

(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2)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炮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1)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

(2)文中的“双寿”是指_____,祥子把买车的日子当作自己的生日,表明了他新生活的开始。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完成下面的句子。

例句: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仿句:在校园的小径上,留下我无数欢声笑语。在沸腾的操场上,_____________,在教室的课桌上,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